今年初以来,福建省按照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部署以及推进“五个一批工作”的要求,加大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把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加强监管惩处结合起来,认真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
坚决查处一批大案要案
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危害大,影响坏。福建省按照中央纪委的要求,做到“惩治这一手一定要硬”,始终保持查案工作力度,震慑了腐败分子,并为出台预防举措奠定了基础。
突出查办了一批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失职渎职案件。1-10月,福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338件工程建设领域的案件,涉案的有市县两级建设、规划、国土、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负责人13人。同时,注重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的失职渎职案件,仅霞浦县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和长乐市拉丁酒吧火灾事故,就有35名负有责任的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7人。
突出查办了一批串通投标违法案件。福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组织协调公安、检察院、法院、工商、建设等部门,集中力量查处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串通投标违法行为。今年前三季度,福建全省公安机关立案串通投标案件侦查24件,侦破13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7人,涉案金额1.42亿元。从2007年至今,已累计立案侦查98件,侦破76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65人,涉案金额22.85亿元,追究刑事责任77人。
突出查办一批中介组织违法违规案件。福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工商等部门,以工程建设领域的中介组织为重点,依法取缔“假中介”,严厉打击“黑中介”,累计查处中介组织违法违规案件676件,依法注销、吊销营业许可证515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1人,依法追究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等刑事责任47人。
抓紧建立一批预防制度
在坚决惩治的同时,福建省注重把握发案规律,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完善制度,努力在工程建设领域构筑一道道无形的防腐“栏杆”。
针对不分项目大小和技术难易,用同一种办法招标,效率低、暗箱操作空间比较大的问题,福建省出台了1500万元以下的没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办法。招标人依据工程预算造价在合理造价区间内确定发包价,再从符合资质且没有因违法违规被限制参加项目投标的投标人中公开随机抽取确定中标人。目前,福建全省已有4147个项目采用该办法,发包价达137.1亿元,基本实现零投诉。
针对招标人(业主)自主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存在量体裁衣、对号入座的现象,福建省出台了招标代理机构比选办法,明确规定凡依法公开招标的政府投资的房建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标人(业主)必须在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招标代理机构。目前,已经公布进入省级名录的招标代理机构20多家,各设区市也相继公布一批市级招标代理机构名录。福建全省有842个项目实施招标代理机构比选。福州市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电子招投标系统、网上竞价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通过网络进行招投标或网上竞价,从源头上防范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针对目前一些自然人和法人违法违规后仍然平等参与投标等活动,继续扰乱市场、腐蚀干部的情况,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建设市场法人和自然人违法违规档案制度的意见》。福建省发改委、经贸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信息化局等省直部门,在本系统建立了建设市场法人和自然人违法违规档案的记录、报送、审核和公告机制,公布了一批违法违规档案。各部门还将于年底实现违法违规档案互联互通。
扎实推进一批改革措施
权力运行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中介组织不完善,是引发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福建省从改革创新入手,在明晰政府监管、市场调节、社会中介组织服务的边界方面下工夫,努力铲除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着力规范权力运行。福建省以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为切入点,下发了《关于推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梳理裁量项目、细化裁量标准、优化裁量流程、加强裁量监督,依法约束行政自由裁量权。比如,针对房地产项目容积率变更程序、层高设计以及面积计算不够规范,规划审批的自由裁量权空间较大,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的问题,省政府出台了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容积率管理的意见,规定除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国家政策因素等需调整规划设计的几种情形外,一律不得调整变更容积率;确需调整设计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一律补交土地出让金和有关规费。福建全省对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间集聚规划许可的1798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共补交16.78亿元,罚款1172.64万元。
着力健全市场机制。福建省积极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此挤压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滋生的空间。各设区市对原有的建设工程等交易中心进行整合,组建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工程项目交易行为;一些地方还积极推动交通、水利等专业工程项目进场交易,构建统一有形建筑市场。同时,多个设区市还把有形市场模式向乡村延伸。如,南平市在各乡镇设立招投标中心受理工程类招标项目,今年初以来节约率达9%,既有效避免了农村集体资产流失,又切实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着力完善中介组织。福建省按照“清理、整顿、规范、发展”的思路,努力构建“法律规范、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的中介组织管理体系。以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土地价格评估等中介组织为重点,在取缔“假中介”、打击“黑中介”的同时,全面清理“官中介”,要求中介组织在工作、组织、经济、场所4个方面与政府部门彻底分开,割断行政依附和利益关联。目前,福建全省99.1%的中介组织已实现“四分开”。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机制。福州、厦门等多数设区市和一些省直机关出台中介组织管理办法,实施依法监管;建立中介机构信用网,构建信用信息采集、披露、查询平台,推进诚信建设。福建全省1800多家工程建设领域中介组织得到规范和发展。
风正好扬帆。当前,福建省正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方面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把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持续中深化、在创新中提高,努力促进工程建设项目高效、安全、廉洁运行,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