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海西新机遇·两岸新机遇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8

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的出台,为海西建设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本届投洽会坚持以投资促进为主线,“两岸交流合作”特色更加鲜明,两岸经贸交流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平台与窗口作用进一步凸显,将对海西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闽台合作持续拓展

海西建设生机蓬勃,商机无限,让包括台湾客商在内的境内外工商界人士对本次盛会充满期待。

今年,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正式成为投洽会第53个成员单位,本届投洽会添了一大亮点。

让投洽会对台特色进一步彰显的还有,今年首次举办台湾地区馆日活动,首次设立台湾县区招商展区。主办台湾地区馆日的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董事长王志刚说,代表台湾高科技发展成果的台湾精品首次参展,提升了台湾参展水平。

台湾共有60多家企业在台湾主展区参展,彰化、高雄等县市首次在投洽会展示投资环境吸引大陆及世界各地投资。

第一次参加“投资海西”专场对接会的世界马氏宗亲台湾总会会长马禄说,投洽会这种形式让双方能充分了解沟通,为进一步的合作奠定基础。国务院出台支持海西建设的《意见》,对台湾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他相信,闽台交流合作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他说,回去后要把此次参会的所见所闻告诉工商界的朋友和同仁,让大家都能抓住难得的机遇。

正是通过投洽会平台,一大批台资企业在大陆觅得商机。福建作为东道主,占得先机,台商投资福建的项目年年攀升。在本届投洽会上,截至9月9日,福建省签约项目379项,总投资82.4亿美元,利用外资73.3亿美元;其中,签订台资项目111项,总投资14.9亿美元,利用台资13.7亿美元。

第五届海峡旅博会也是成果丰硕,共推出旅游招商项目200个,签约重点项目15个,投资总额近35亿元。

借助投洽会平台,闽台交流合作得以持续拓展。如旅博会上签订的《闽台旅游产学合作发展协议》,拓展了闽台旅游合作的新领域。

在“投资海西”对口洽谈会上,闽台信息化合作联盟宣布成立。这是闽台信息化领域合作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重要表现。自第十届投洽会上闽台纺织产业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以来,福建通过导入、消化和吸收台湾先进信息和管理技术,实现纺织行业信息化高位嫁接,提升了福建省纺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此次对口洽谈会上,双方对于在医疗、物流、无线城市建设等领域拓展合作表现出浓厚兴趣。

两岸双赢前景可期

本届投洽会进一步发挥海西对台优势,围绕当前两岸合作交流的热点,举办系列论坛,精彩纷呈。

在2009海西金融论坛上,专家表示,要突出海峡特色,努力打造创业板中的“海西板块”,提升海西产业在创业板市场的竞争力。

在高雄-厦门城市发展论坛上,专家建议两市房地产开发界人士抓住海西发展的大机遇,相互学习,共谋实现城市与房地产业的健康永续发展。据悉,目前厦漳泉已与台湾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在海峡两岸银行业高峰会上,两岸金融业界专家人士同台演讲,共同呼吁加快两岸金融合作实质性进展。两岸金融合作是大势所趋,闽台金融合作首当重任。

事实上,在两岸金融业交流合作方面,福建先行成效已显。2008年7月,台湾统一证券获准设厦门代表处;2008年12月,台湾富邦金控成功通过其海外子公司,入股厦门市商业银行,成为首家间接参股大陆银行的台湾金融机构;今年3月,台湾富邦证券获准设厦门代表处;8月,富邦产险获准成为大陆首家台商独资产险机构……

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签署、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和福建省《实施意见》出台,福建明确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推动两岸金融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的目标的背景下,福建成为台湾金融业关注的焦点。从参访考察到参股合作,从设点探路到多点、多业发展,台湾金融界纷纷从东岸到西岸寻找发展新空间。同时,作为总部设在海西的上市银行,兴业银行正积极推动设立台北代表处,并探索与台湾金融机构开展深层次合作。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国际投资论坛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将逐步减少对外商投资的股权比例等限制,允许具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业内人士指出,这同时将推进两岸拓展双向投资的广度和深度。

面对共同的机遇和挑战,两岸理当抱团取暖、深化合作。在第四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两岸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就如何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推动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进行了主旨演讲。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碧珍说,建立两岸更紧密经济合作机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实要求,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这个机制,可以促进台湾经济增长,对海西建设的促进作用亦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