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清三山镇东北部沿海地区新增一大景观:一座座近百米高的乳白色风力发电机,在海风吹拂下转动着。在炎炎夏日用电高峰,这种清洁可再生的风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省电网,为海西发展增添了绿色新能源。
省重点项目福清嘉儒风电场,总投资5.13亿元,共安装24台单机容量为2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连日来,风电场正在加紧调试,至7月8日,已有7台机组并网发电。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2亿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
“过去只在电视上看到的大风机,没想到竟出现在自己家门口。最近,很多人都专程来一睹为快。”三山镇党政办主任温财文自豪地说,“如今,三山镇知名度大大提高,因为正在建设中的福清核电也在这里。不久前,我们镇成功勘探到海水温泉,结合核电、风电两个新能源电站,正在规划发展滨海旅游呢。”
国务院《意见》东风起,清洁能源“风”中来。福建省沿海陆地风能资源居全国前列,开发潜力巨大。从2000年商业化风电场建设起步,至去年底,福建全省已投产风电项目8个,装机总量26万千瓦。国务院《意见》提出,“加强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风力、潮汐等新能源”。抢抓机遇,福建省风电项目全力提速,在建风电项目8个,总投资约38亿元,装机规模33万千瓦。这批风电项目明年将陆续建成投产,福建省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增加1倍以上。
乘“风”而上,加速前行。福建省核电、燃气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正呈现出项目多、投资大、进度快的喜人态势:
莆田、晋江和厦门东部3个LNG燃气电厂,已建成投产4台机组,新增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其余机组将于明年全面建成;
宁德、福清两大核电项目加快推进,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70亿元,预计宁德核电首台机组将提前至2012年3月建成投产;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2台60万千瓦超临界供热机组将于2010年全部建成;
福建省首个抽水蓄能电站——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首台机组将于2013年10月投运;
华能福州电厂三期、永安和漳平火电厂“以大代小”改扩建等大型节能燃煤项目,已获国家核准或开展前期;
福建凯圣生物质热电厂首台机组已并网发电,年内将全部建成,年可处理鸡粪30万吨。
经济腾飞,能源先行。专家认为,清洁能源建设是海西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型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对地方经济产生着巨大的投资拉动效应。作为我国推出扩大内需4万亿元计划后实施的首个特大型重点工程,投资近千亿元的福清核电,可拉动当地GDP增长近4000亿元。同时,工程将为整个产业链提供3万个就业岗位。
清洁能源项目将优化福建省能源结构。目前,福建省水电、火电、风电所占比例约为40∶59∶1,其中水电比重较高,比全国平均水平约高1倍,且受来水情况影响较大。两大核电项目一期6台机组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440亿千瓦时,清洁高效的核电将成为替代煤电的主力电源。而燃气电厂、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将增强福建省电网调峰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
清洁能源项目将促进节能减排。以鸿山热电厂为例,年发电量可达60亿千瓦时,年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6300吨,烟尘排放量350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8100吨,节约煤炭消耗量50万吨。以核电、风电、气电为主的海西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将为海西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 王永珍 通讯员 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