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两岸农业深度合作 台品“热销果”惠农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79

  眼下正值时令水果的上市高峰期,当许多果农为水果的销路绞尽脑汁时,福清星源公司却凭借从台湾引进火龙果精品“台农3号”叩开市场大门,公司的火龙果刚上市就被订购一空。公司总经理潘礼明道出了其中的秘诀:“公司从台湾引进了‘台农3号’,甜度可达17度,比普通的火龙果高出七八度,比较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在福清,像星源公司这样,依靠引进台湾优质水果尝到甜头的公司和农户还有不少。截至目前,当地已累计引进台湾农业品种600多种,大面积推广近百种,推广面积近10万亩。这些品种在当地种植和推广,不仅为种植户开辟了增收的渠道,也从根本上改变了福清农民的传统种植模式,加快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当地强市富民打造了一把金钥匙。

在引进台湾优质农产品之后,福清相关部门筛选了珍珠西红柿、芭乐、软枝杨桃、火龙果、甘蓝、青枣、柠檬、莲雾等23个新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目前全市仅珍珠西红柿种植面积就达1万多亩。2005年,当地创办台湾农民创业园,至2008年,创业园已签约66个项目,总投资1.2亿美元,其中,已有37个项目落地动建,15个项目投产。今年海交会期间,福清市签约农业项目5项,总投资4130万美元,其中洪宽海峡农业试验有限公司增资1400万美元,开发山坡地1790亩,建立台湾优良果蔬品种引进示范基地,目前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融台农业合作这种模式在引进台湾优质农产品的同时,还引进了许多台湾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等,极大地促进了福清农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了新兴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优化。如对虾、淡水鳗鱼、花蛤育苗、龟鳖工厂化生产、优良种猪、高优水果、花卉、速冻蔬菜等产业,以及3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立和发展,都已成为福清市农业结构调整新亮点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台资农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渐被福清农民所接受,一些民营企业在借鉴和学习台企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有37家福州市级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在福清市及周边地区建立了16.8万亩的生产基地,带动15万户农户发展生产。

台湾农业项目和经验的引入,对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强烈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不仅提高了当地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的质量和档次,更提高了农业外向度。据统计,近年来,福清市台(外)资农业企业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创汇均稳定在1.6亿美元左右。

“支持海西建设意见的出台,对融台农业进一步交流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福清市委农办副主任张文介绍,福清市将进一步发展两岸农业产业对接集中区、农业合作试验区,努力提升融台农业合作层次、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加快推进福清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让融台携手共赢的局面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本报记者 王凤山 通讯员 王征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