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民间资本依然活跃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6

4月初,意大利专家来到位于晋江的福建久久王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指导工人安装调试引进的国内第一条生产“水果夹心”木糖醇生产线。“新的生产线本月内可投产,每分钟产量提高到4000粒,年增加产值2亿元以上。”公司总裁郑振忠说,“今年将是企业的突破之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我们有信心立足海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速企业扩张。”

久久王是专业生产胶姆糖的企业,生产的“酷莎”牌木糖醇口香糖已占据了国内相当大的市场,但常规的品种已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利益。面对机遇与挑战,这家企业果断决策,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国外设备大幅降价时机,从意大利引进两条先进的夹心木糖醇生产线。

“此时引进设备与去年同期相比,节省了200万元。”郑振忠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木糖醇市场趋近饱和,国际金融危机将加速市场重新洗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消费者注意,才能做大品牌。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今年来,福建省民间资本依然活跃。一季度,福建全省城镇民间投资389.49亿元,同比增长12.7%,民间投资对城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0.9%,拉动城镇投资增长5.7个百分点。

像郑振忠一样,许多民营企业家积极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供求的新变化,利用一切有利因素,适时调整经营发展策略,看准的项目大胆投资,看好的市场迅速拓展,努力实现高水平、低成本、有效益的扩张——

福建永辉集团利用国家扩内需的时机,今年将投资10亿元,在本省及北京、重庆等城市新增50家超市网点,建物流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及海峡食品科技园,实现销售收入预计将从70亿元增长到100亿元以上。

在永安,新成立的福建科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引进人才及获得国际专利的技术和生产线,瞄准欧美高端客户,生产高科技产品。

在莆田,涵江区110多家电子企业今年计划投入技改20多亿元,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自主创新为主、其他企业模仿创新为辅的互动追赶式科研创新格局。

在南安,民间资本看好光电产业前景,在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光电信息企业孵化基地)项目,计划利用6亿元民间资本参与建设。

作为我国著名侨乡和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福建省庞大的民间资本已成为全社会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深刻影响着全社会投资的增长。除投向传统的房地产、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外,环保、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等服务行业也成为民间资本的投资热点。

面对新形势,去年以来,福建省还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措施,切实帮助中小企业应对挑战,支持它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健康发展。包括: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36条、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个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暂行办法等,这些措施有力促进了民间投资的增长。

专家认为,民间资本活跃,说明海西是大有希望的区域。海西经过五年多的建设,投资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善。一批大项目的落地,石化基地、新能源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正在体现,为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提供了基础。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的发展,为投资带来新的平台空间。随着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大,实效不断显现,投资前景无疑将更加广阔。福建省发改委研究员叶飞文认为,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有效路径之一。要紧紧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充分拓展新增投资项目带动民间投资的效应,让民间投资在全面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后:福建省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民间资金又与外资、港资、台资等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触觉灵敏的民间资本依然活跃,民营企业家善于根据市场新的需求,积极寻找机会,化危为机。这一方面缘于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一系列举措,大大激发了民间资本的创业热情。今年初以来,福建省正式实施企业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权益保护条例,省政府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予以表彰奖励,进一步营造了发展的氛围,有效增强了企业投资的信心。另一方面,缘于海西效应的显现,一批大项目落地和产业集聚,为投资带来新的平台空间。

当前,经济发展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现在也是培育新增长点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要更多地为民营企业服务,多做一些解渴的事。比如,放宽政策,开放市场;减轻负担,特别减轻生产性和服务性企业的负担;提供平台,利用“5·18”、“6·18”,让活跃的民资找到更多更好的项目。同时,要引导民资克服过多功利性、短期性的投机行为,努力使应对危机成为企业脱胎换骨的过程,成为产业发育壮大的过程,成为积蓄新一轮发展后劲的过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