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州仓山首家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图)

来自:海峡都市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01

原先的部队营房,改造成了创意工作室

“大炼钢铁”时代的高炉 被用来烧制陶器艺术品

黑瓦灰墙的建筑朴素大方,院中一口“大炼钢铁”时用的小高炉,如今成了烧制艺术陶瓷的窑。这就是福州仓山区新华创意园一期,改造自省军区汽车连的旧营房。

  1日,这家又称“红门”的仓山区首家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目前园内已有20位艺术家入驻,包括雕塑、国画、漆艺等门类,每间工作室都独具特色,使昔日的旧军营成了创意新阵地。

“露天烧陶,还真没见过”

  “红门”位于长安山鳌头凤岭路26号,园前一辆绿皮军车涂上了斑斓色彩,开园仪式充满了军旅情结。

  院子中间有一口砖砌的窑,旁边堆着一人多高的木柴,还放着十多瓶灭火器。原来,这是上世纪“大炼钢铁”时用的小高炉,现在是“红门”艺术家们烧制陶器的窑。

  只见陶艺艺术家刘经锋和几位学生搬来二十多件陶胚,一一放进窑里。添柴、烧火,一会儿的工夫,大火从窑里冒出来。盖上窑盖,刘经锋拍着手上的土说:“烧上12个钟头就能收工了。”“露天烧陶,还真没见过。”一观众说。

别名三重含义

  据了解,“红门”这个别名是园内艺术家一致提议的结果。创意园相关负责人说,红色与该园的军营历史有关,又有中国传统氛围,还象征着艺术家们蓬勃旺盛的创作激情,“是个很给力的名字”。“红门”大门口墙上挂有6块铜牌,包括“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等牌子。原来,这里不仅是艺术家创作的地方,还是周边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

中国美术馆馆长也在商议入驻

  园内入驻的艺术家整体层次较高,基本上都是各高校的博导、教授,最年轻的也有硕士学历,在福建乃至全国均有一定知名度。

  此外,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学院动漫学院院长林超也正在商议入驻“红门”,组建个人工作室。随着创意园不断发展,这里将成为全省、全国有关专家交流合作的地方。

  据了解,新华创意园规划共三期。二期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展示为主;三期以影视、音乐、声优、工艺美术培训为主,为我省的动漫企业和传统工艺行业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见习记者 缪星象 本报记者 包华 通讯员 王光华 文/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