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直航金马澎10周年:两门对开 厦金一日生活圈成形(图)

来自:海峡都市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36

  2001年2月,金门同胞从厦门和平码头登上“鼓浪屿”号,直航金门

  《两门协议》签订现场(本报资料图)

  2001年1月2日,金门的“太武”号、“浯江”号客轮,从金门料罗港直航厦门和平码头,2月6日,厦门“鼓浪屿”号直航金门,拉开了两门对开的序幕。3月2日,《两门协议》在厦门签署,这是继《两马协议》之后两岸第二个民间交流协议。从此,两门交流日益热络,厦金一日生活圈成形。两门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亲身经历,感慨万千。

  讲述者:杨水池

  首次直航开了一个多小时

  两门对开,厦门轮船总公司的“鼓浪屿”号客船是头号功臣。2001年2月6日上午10时,“鼓浪屿”号从厦门和平码头启航,运送“在闽金胞探亲团”直航金门探亲,是半个世纪以来大陆客轮首航金门。

  我虽然跑船43年,经常从金门海域边上经过,但仍然觉得金门海域充满了“神秘感”。首航担任“鼓浪屿”号的船长,对我来说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着实让我兴奋了好几天。随后,我立即找来海域资料和同事们一起熟悉航线。

  6日凌晨5点多,船员们早早起床,换上崭新的工作服来到“鼓浪屿”号客船做开船的准备工作。大家分头准备,工作细致到连坐椅套上的一根头发都要清理干净。

  “第一次是送老人到金门去探亲,船开得很稳。虽然路程很短,但还是开了一个多小时。”到了码头,船员是不能上岸的,但是看到那些年迈的乡亲高兴地踏上金门的土地,大家心里都非常激动。

  讲述者:黄呈建

  有人想夺厦金直航头功

  2001年1月2日,是厦金双方商定的两地直航首航日。这一天,金门县县长陈水在将率当地各界代表第一次从对岸直航厦门,厦门安排好了当天在码头迎接以及他们上岸后的各项行程。然而,就在元旦的前一天的晚上,情况陡然生变,一场节外生枝的紧急状况让厦门忙碌了近10个小时。

  原来,是金门县一位人士要夺厦金直航头功,自行弄了一艘船,邀了十几人,要抢在县长陈水在率团首航之前开出来。厦门市领导得到消息后立即召集相关单位采取一系列紧急处置措施。厦门方面明确告诉对方:双方约定的首航是1月2日。元旦这一天是法定假日,口岸不便接待。这一突发事件终于被妥善平息。

  2001年1月28日,马尾与马祖签订了《两马协议》,当时金门的李炷烽就很着急,他说金门和厦门也要签协议。2001年3月2日,厦门与金门的商谈在厦门宾馆举行,厦门两岸交流协会的杨金兴、黄呈建、周天赐、朱子鹭,金马地区两岸交流协会的李炷烽、曹原彰、吴成典、谢承春分别在《关于加强金门与厦门民间交流合作协议》(《两门协议》)上签字,过程很顺利。

  讲述者:杨应雄

  早出晚归 往来很方便

  厦金航线开通之后,我是这样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早晨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然后乘坐8点的船来厦门谈生意,中午吃个午饭,然后逛街购物,下午5点半乘船轻松回到金门吃晚饭,两门一日生活圈已经形成。金门乡亲在厦购置房产已近两万套,通过厦金航线来闽采购物品、求学、旅游等,相当便利。两岸直航后,台胞自驾游,周末来闽休闲观光,都将成为现实。

  两岸直航方便台商的同时,较低的运输成本也会吸引一些金门企业来厦投资兴业、厦门企业也到金门投资,比如金门房地产公司在厦门开发,房子卖给金门人。如今台湾也批准厦门一家公司与台湾企业一起经营休闲度假村及购物场所。厦门旅游集团还与金门方面签署协议,计划将金门金宝来饭店改造提升为四星级酒店,由于金门缺少劳工,双方正商讨招收大陆服务生。

  讲述者:李明珠

  生命救助 开启绿色通道

  厦金航线开通后,据不完全统计,厦门红十字会为两岸同胞提供161起180人的人道援助,其中医疗护送156起171人,处理善后3起3人,帮助遇险船民2起6人。

  厦金航线这条“生命救助绿色通道”救助了来自大陆多个省市的患病台胞及部分赴台的大陆同胞,机制上有创新、有突破,有“四个首例”:实现了首例大陆医护人员不上岸不入境护送患病台胞到金门;首例持外国护照的患病台胞从厦金航线返台;首例患病台胞接到大陆治疗;首例赴台探亲后患病的大陆居民接回来治疗。

  讲述者

  杨水池:厦门首航金门“鼓浪屿”号船长

  黄呈建:《两门协议》签订者,时任厦门市台办副主任

  李明珠:厦门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杨应雄:金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

  数字

  厦金航线突破130万人次

  今年厦金直航客流量达到132.2万人次,比去年增长一成。这是厦金直航10年来,厦金航线年客流量首度突破130万人次。

  泉金航线突破30万人次

  今年泉金客运航线运送两岸旅客已突破30万人次,客运量年均增长超过40%;完成“小三通”货运量300余万吨。(江荣义 李贤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