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戏台的闽剧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亮相南后街
3日下午4时30分,三坊七巷叶氏名居门口突然热闹了起来,是什么产生了这么大的动静?原来是享有“活”文物美誉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来了。演出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因为原定的三坊七巷活动安排中,并没有这一内容。
记者3日获悉,此次元旦假期,三坊七巷接待游客量突破30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10倍。
新疆木卡姆艺术
惊艳亮相南后街
3日下午4时30分左右,6名来自新疆喀什市莎车县木卡姆艺术传承中心的表演人员,身着维吾尔族服装,来到叶氏名居门口。他们的出现,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众人坐定后,5名新疆大叔弹起了手中的民族乐器。和着欢快的旋律,穿着红色礼服的美丽女子翩翩起舞。不一会儿,其中一位白胡子大叔也踏着节奏,和美丽女子联袂跳了起来。现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木卡姆是流传在以绿洲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中的一种音乐现象。除了中国新疆外,还有20多个国家也都有不同的木卡姆音乐存在。然而,在所有的木卡姆音乐中,唯有中国新疆的木卡姆结构最庞大,流传时间最长,形态最为丰富。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共有曲调360个,歌词4000多行,连续24小时才能演完。
叶氏名居成为“人气王”
记者3日了解到,首届三坊七巷动漫文化展、非物质遗产表演、戏曲文艺演出……元旦3天,三坊七巷天天都有活动安排。
在名人故居景点人气排行中。叶氏名居、二梅书屋、林则徐纪念馆、水榭戏台和蓝建枢故居占据前五位。
另据三坊七巷管委会介绍,春节前,三坊七巷李馥故居、蔡赓良故居等56处历史建筑和文儒坊、光禄坊等坊巷里的20处更新建筑的主体工程将完工。到了年底,三坊七巷修复工作将基本完成。(福州晚报记者 李锦清 文/摄)
相关阅读
清朝皇帝圣旨匾“现身”
游客正在观看圣旨匾
台胞洪明章收藏的90多块清代、民国时期的牌匾首次在小黄楼亮相,令游客直呼“大开眼界”;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周哲文的名作在光禄吟台青砖楼引起业界哗然……记者昨日从三坊七巷管委会了解到,短短元旦假期3天,三坊七巷的游客突破30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10倍。
中国最大牌匾《功崇业广》长近3米、宽2米左右,靠在大厅屏风上都把屏风遮了一半,牌匾收藏人台胞洪明章告诉记者,这是他从福建永定搜集来的,这次在福州首次亮相的牌匾达90多块,是在福建搜集的,为清代、民国时期的,有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10个皇帝所颁的圣旨匾,慈禧太后题词的牌匾,清朝一代著名宰相刘墉以及丁葆桢等30个宰相题词的牌匾,林则徐、沈葆桢等福州名人题词的涉台牌匾达30块,还有民国袁世凯等5个大总统题词的牌匾,萨镇冰等5个省长题词的牌匾。其中不少都记述着海峡两岸同根同生、血脉相连的历史。
洪明章说,自己近10年走遍八闽大地,搜集的牌匾达800块之多,除了清代、民国,还有明代的,元旦期间仅展出小部分,还有600-700块与文武百官、名人、文人有关的牌匾未展出,元旦之后与福州有关系的名人牌匾将会陆续“现身”。
光禄吟台青砖楼,为前苏联专家于解放前设计,1951年建成,现为周哲文艺术馆,元旦首次低调亮相的艺术作品展,展出300多个印章、60多幅字画,有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念奴娇》、怀念周恩来诗词的篆刻等。据艺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元旦后这里将是艺术家们交流的平台,春节、元宵期间将继续对市民开放。
此外,还有闽剧折子戏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营造着“消费文化、体验人文”的浓郁氛围,使得三坊七巷人气爆棚。来自三坊七巷的统计,元旦假期3天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而去年同期,三坊七巷游客只有3万人次。(东南快报记者 钟巧花/文 柳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