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全省旅游行业大干150天成效显著

来自:www.fjta.com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4

自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决定开展大干150天、实施“五大战役”以来,旅游行业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旅游工作实际,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瞄准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目标,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全力以赴,在150天内大力开展旅游环境景观综合整治,使全省主要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有较大改观,接待能力有较大提升;全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成果初步显现;加快重点旅游增长区域发展,促进全省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一、大干150天的成效与收获

(一)景区整治提升成效显著

“大干150天”期间,全省主要旅游景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重点旅游景区外部道路,同时排除道路安全隐患,提高景区可进入性。重点整治提升60个旅游景区,整治项目总投资达到10亿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30个,新建旅游厕所50座,改建旅游厕所86座,新建停车场36个,改扩建停车场15个,设置旅游标识牌3175面,同时进一步完善景区游步道、游憩设施、环境绿化等。

通过全行业的努力,旅游景区面貌取得较大改观。景区内部厕所、标牌标识、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通过整修更新,停车场分布趋向合理,基本满足游客接待需要;厕所数量不断增加,配套设施设备得到完善;标牌标识醒目美观,造型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旅游景区内的购物商店、酒店、餐厅经营进一步规范,景区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游客舒适度明显提升。泰宁景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审,8家旅游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完成了预期目标。

1、景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⑴部分景区游客中心得到提升。按照A级景区标准,全省新建完成福建土楼南靖景区、德化石牛山、湄洲岛轮渡游客中心、莆田九龙谷4处游客服务中心,整治改造完成15个游客中心。目前仍有5处在建,其中清源山、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武夷山大安源三处完成主体建筑,进入内部装修。部分项目完成图纸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

⑵旅游厕所专项整治取得成效。按照《A级旅游景区厕所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和星级厕所标准,全省A级景区新建或改造完成厕所97座,其中A级景区建设79座,创建4A景区建设18座。省旅游局对全省已完成改造和建设的景区厕所进行了达标检查。经验收,基本达到四星级标准8座,达到三星级标准81座。这些厕所投入使用,使旅游景区厕所面貌焕然一新,改变了游客如厕难的状况。

⑶大力推进停车场新改扩建。全省景区完成新建停车场20个,改扩建停车场9个,建设面积达24万平方米,新增车位超过3500个,有效缓解了部分景区自驾游停车难问题。

⑷旅游标识标牌更新覆盖面广。对景区外部交通指示牌以及景区内部游步道、景观设置标识牌进行更新,总共完成更新2561面,景区指示牌大部分达到中英文双语要求。

⑸景区游步道建设有序推进。新建、维修拓宽景区游步道共11.37公里,太姥山、冠豸山、火山岛等景区设计、铺设了更为环保生态的木栈道。

一些景区还进行环境绿化美化,完善安全设施,修建旅游码头、拦水坝等。

2、重点景区提升成效明显

福州三坊七巷、福建土楼、莆田湄洲岛等主要旅游景区的提升整治工程均取得明显成效。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投入3800多万元,将游客服务中心西迁至郎官巷32号并完善了相关设施,完成了澳门西停车场、地下停车场、乌山北坡地面停车场的建设并投入使用。按照国家标准完成四座旅游公厕四星级改造,启动两座新厕所建设,完成塔巷游步道改造和各坊巷旅游标识牌设置。创建4A级景区成效进一步巩固,并开展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准备工作。

福建土楼两大景区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景区扩建,整体接待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南靖景区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并于11月16日启用。景区路网正在逐步完善,河坑至梅林段旅游大通道已于11月16日剪彩,云水谣过境道路改造正在进行。接待中心、田螺坑、云水谣停车场已改造或建成投入使用。永定客家民俗文化村大型生态停车场已完成3200万元投资;游客服务中心完成3200万元投资,服务中心大楼主体工程、钢结构安装、内外墙初装修等相继完成,进入二次装修;其他配套项目陆续开工。

宁德地质公园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成功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太姥山景区在游客服务中心外侧新建1万平米生态停车场,配套三星级公厕,更新木质标识牌180个,新建葫芦洞口至白马洞的悬空栈道1公里,于“十一”期间投入使用;福安白云山景区,咸福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咸福廊桥主体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景区游步道全线贯通,进入安全护栏安装阶段。

湄洲岛度假区全年完成投资7097万元,占投资计划的102.1%。轮渡游客服务中心进行室内装修,轮渡码头改造、旅游公厕、停车场、旅游标识牌、游步道提升工程已全面完工;东海卧佛园游客服务中心土建工程完工,进行室内装修设计,南入口广场已完成,园路路基透水铺装基本完成。

泰宁加快灾后重建工作,在重建过程中注重景区质量提升,并借助8月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契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迅速恢复市场。各主要景点完成整治工作,在“十一”前全部投入营业。同时,投资4600万元,完成长兴综合服务区土地平整、标识系统和金湖陆上景观提升、上清溪停车场环境整治、旅游厕所建设等。

泉州清源山景区投资6786.2万元,建设游客餐厅1500平方米,完成木栈人行道3.5公里,生态停车场8000平方米,动工建设齐云车行道路8.77公里;建设三个综合管理站和一批环保安防设施。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内部展厅重新布馆、增设文物雷电防护系统、景区摩崖石刻描红等系列整治,购置12部旅游电瓶车。景区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连城冠豸山完成投入6100万元,进行石门湖、冠豸山、九龙湖停车场整修,长寿峰、桃榔幽谷旱厕改造,新建石门湖趸船码头,增购游船10艘,铺设长500米的石门湖湖滨木栈道,完成旅游服务中心部分范围内土方工程3万立方米。

通过景区整治提升,一些景区创A积极性增强,创A条件更加成熟。泰宁世界自然遗产、福建土楼永定客家民俗旅游区已通过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审,顺利进入下一步国检程序。武夷山大安源景区、顺昌华阳山、船政文化旅游区、福清天生林艺、德化石牛山、永泰天门山等景区,于12月顺利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还有一批景区也在按照国家标准,抓紧完善旅游设施,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创建国家4A级景区。

(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1、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2010年,全省在建旅游项目427个,总投资805亿,完成投资232亿。当年竣工项目51个,累计完成投资27.59亿元;新开工项目153个,预计投资总额超过700亿元。21个列入省重点的旅游项目进展顺利。武夷山、泰宁、福建土楼、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等世界级旅游品牌,将项目建设与景区整治紧密相连,对景区整体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重点项目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连江贵安温泉旅游开发项目,景区与干线互通接线基本完成,贵龙温泉旅游度假村高尔夫练习场等体育配套完成建设,贵新隧道通车后,贵安片区游客量猛增;厦门香山游艇俱乐部项目,销售训练中心及俱乐部均已封顶,泊位VIP综合用房主体基本完成;永安市桃源洞—鳞隐石林景区,国道“东改西”工程进入扫尾,桃源洞北入口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厕所等动工建设;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客家祖地祭祀主轴动工建设,世界客属文化研究中心完成一层全部、二层部分主体建设;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寻梦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封顶,海西国际城开始铺设高尔夫球场草皮,南谷汤泉部分建筑开始装修;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二期工程,房车营地一期工程护坡已完成。

2、各市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福州市以创建“中国温泉之都”为抓手,重点抓好“五个一批”项目建设。改造恢复三山座、华清池等7座澡堂,恢复八角井等古井遗迹;提升完善已建成的温泉旅游景区、温泉公园以及市区星级温泉酒店,强化温泉文化元素,完善温泉设施和标识标牌;推动乐峰赤壁温泉度假村、樱花泉温泉养生俱乐部、温泉高尔夫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等在建温泉旅游项目尽快建成开业;促成北区水厂源脉温泉休闲园、荆溪光明谷温泉旅游小镇等项目动工建设。同时,持续打造三坊七巷、船政文化、闽江游等文化旅游精品景区。

泉州市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加快进度,于9月30日举行主体竣工庆典。一些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安溪温泉世界总投资35亿,全年完成投资2亿元;安溪天湖旅游休闲中心总投资20亿,全年完成投资1.5亿元。

莆田市加快50个旅游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 66.43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4.6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38.14亿元。湄洲岛完成了忠湄轮渡改造、东海卧佛园、恒温海水游泳馆、陆岛交通码头、海景大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市还新建了一批高星级酒店。

龙岩市结合“项目建设年”活动,启动旅游重点建设项目2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8个,预计总投资102.93亿元, 2010年完成投资21.4亿元,超年度计划投资6%。9个列入省重点旅游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8.24亿元,完成计划投资114%。一批省级重点预备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龙岩志高动漫科技产业园完成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动工建设;紫金山体育公园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可研及初步规划设计,正在做详规及征地拆迁工作;龙岩美食城项目完成征地拆迁,正在做地质勘察。

三明市共有10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44亿元,全年完成投资9.34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3%。其中泰宁创建5A级景区、将乐玉华洞天阶山4A级旅游景区提升改造、永安桃源洞景区综合提升、世界客家始祖文化园等5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3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5%,超额完成目标进度。

南平市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旅游项目竣工30个,实际完成投资5.12亿元。11个省市重点旅游在建项目完成投资4.4亿元,占年计划的102.3%。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实现了较好的营业业绩,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吸引力,有效带动了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武夷山大红袍山庄等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投资。武夷山数字茶博馆于第四届茶博会期间投入使用。

宁德市在建旅游项目16个,其中景区在建项目9个,高星级饭店建设项目7 个,总投资12.99 亿元,全年完成投资7.65亿元。除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外,宁德上金贝畲家寨景区、斗姆岛码头及海鲜城配套设施、福鼎旅游集散中心、白水洋鸳鸯溪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漳州市重点旅游项目33个,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东山滨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漳州市元光文化生态园投资额超过10亿元,项目总投资达139.51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24.21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5%。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完成投资10.4亿元,完成计划投资额的120%,推进天成山景区、中华汉文苑、龙人古琴文化村、南谷汤泉等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二期工程完成投资2.0亿元,完成香山度假村及配套设施、房车示范营地建设,购置进口大型房车27部。完成沃尔卡五星级酒店和地质博物馆前期征地及三通一平工作。

3、旅游项目招商成绩斐然

在推进重点在建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局以举办旅博会为契机,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全力推进旅游项目的滚动式发展,力求做到策划推出一批、促成动工一批、推动建成一批。第六届旅博会期间,我省共签约旅游投资项目46个,总投资达277.83亿元,利用外资3.79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25个,总投资52.25亿元,利用外资0.75亿美元。合同项目中,平潭金岚山谷度假区、永泰云顶风景旅游区二期、闽侯光明谷温泉旅游区、厦门直升机旅游服务中心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他项目正着手规划编制和征地等工作。

一些市县在招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漳州引入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投资旅游业,如山东紫宸集团投资建设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福建中旅集团投资整体开发长泰古山重乡村旅游区,南靖县与北京首旅集团、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公司签订福建土楼(南靖)景区战略合作协议等。霞浦先后签订海峡(霞浦)摄影文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协议和中华文化两岸论坛(霞浦)东方海上好莱坞开发意向,投资额分别达到12亿和80亿。

4、高档酒店建设有序发展

2010年,在贴息政策的推动下,全省高星级酒店建设速度加快,覆盖面更广,全年在建酒店超过70家。尤其是高铁沿线旅游城市的高星级酒店建设进度更是突飞猛进,带动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全面提升。莆田市建成旷远锦江国际大酒店,海源国际大酒店、明珠大酒店、阳光假日大酒店等一批酒店,成功举办了省运会和湄洲妈祖节等节庆活动;福州万达威斯汀酒店于12月22日开业,成为闽江沿岸新地标;漳州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完成连氏大酒店、天铜山酒店、泛华温泉大酒店和乐统酒店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工程建设;龙岩也新建成上杭光源大酒店、新罗渝家仔度假酒店、连城天一国际温泉度假村、长汀宾馆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全省建成投入营业的高星级酒店超过18家。在建酒店中,厦门有源昌凯斯宾大酒店、维多利亚大酒店、豪生海湾大酒店、国际花园大酒店、禹州国际大酒店、裕景国际大酒店、骏豪温泉度假酒店等11家高星级酒店在建;漳州东山五星级庄园国际大酒店、马里兰大酒店等已完成前期工作并正式动工建设,福兰特、宏基、海峡国际度假城等五星级酒店项目进入设计、征地等施工前准备阶段。这些酒店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动车沿线城市的旅游接待水平。

(三)重点区域建设全面推进

积极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建土楼旅游区、大武夷旅游区、沿海动车游四个重点旅游增长区域建设。

1、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开发建设

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项目建设。按照省政府要求,协助做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顺利通过国家部委征求意见程序。做好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专项规划与总规的对接工作,旅游专项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近期将组织专家评审。多次赴平潭实地调研指导坛南湾旅游先行区启动建设工作,推动金岚山谷大酒店和平潭国际大酒店等高星级酒店的落地建设,促进旅游区的资源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平潭旅游宣传,新拍摄的平潭旅游风光片和旅游宣传册已在第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期间投入使用。

2、促进福建土楼旅游区协调发展

召开福建土楼旅游联盟第一次会议,出台福建土楼旅游区服务规范省级标准,制定土楼旅游区的资源整合、统一宣传计划。完成福建土楼旅游对外宣传口号和标识的统一,下发文件确定今后旅游宣传推广中要求使用统一口号。永定土楼旅游区管理部门按照联盟会议制定的时序表,撤下原有的广告牌。旅博会期间,福建土楼旅游区各景点集中在一个展台,共同展示土楼魅力。

3、扩大大武夷旅游区的品牌影响力

提升大武夷旅游区品牌影响力。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丹霞”项目之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我省的第3个世界遗产,我省因此成为在全国各省中世遗类型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我局正着手准备编制大武夷旅游区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以武夷山为核心,包括泰宁等世界级品牌在内的世界知名的山地休闲旅游目的地。

4、全面提升动车沿线景区品质

厦门市启动思明区旅游服务咨询中心、旅游景区道路指示牌建设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并对A级景区进行整治。泉州市投入资金1.5亿元,加快清源山、崇武古城等景区提升改造工程。莆田市加快高星级饭店建设,成功举办省运会和湄洲妈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大干150天的做法与经验

(一)明确工作重点,推进跨越发展。8月6日,省旅游局下发《关于围绕五大战役推动旅游跨越发展的通知》,要求全省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全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旅游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加快实施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构建大武夷旅游区、福建土楼旅游区、沿海动车游、平潭综合实验区等重点旅游增长区域,推动福建旅游业跨越发展。同时,下发《关于推进旅游景区整治提升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A级旅游景区厕所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具体指导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

各市旅游局抓紧落实“大干150天”工作,纷纷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细化工作方案,量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加快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及景区整治提升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年中拉清单,年末对帐单”要求,全面摸底景区现状,确定整治提升清单。

(二)细化责任分工,加强监督指导。建立全省旅游系统联络员旬报和月度检查制度,明确各级旅游部门的责任分工,及时掌握全省景区整治、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同时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省旅游局于每月11日、21日形成旬报,次月1日形成月报,及时报省政府及住建厅等相关部门。实施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省、市旅游部门均安排值班表,确保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双休日、节假日也不例外,为景区整治提升工作加强服务和协调。部分市县还克服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全力保证受灾地区旅游活动安全,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省旅游局领导建立分片挂钩联系制度,分片包干督查指导地方工作,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市相应建立了局领导按任务分项挂钩检查制度。市、县两级旅游局相应成立大干150天景区改造工程项目、旅游重点项目督查组,严格落实“周跟踪、月汇报、季评议、年总结”管理办法,有序推进各项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和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全省形成上下配合、整体联动、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提供支持保障,确保建设质量。结合景区整治提升需要,省旅游局组织了全省A级景区质量等级检查员培训班,对9个设区市、39个县区旅游局、51个景区的近200个学员进行培训,就规范A级旅游景区创建、评定、复核各项程序进行指导,为促进全省旅游景区整治、保持景区健康有序发展打好基础。省级旅游专项资金预留部分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在景区整治提升工作中,按照国家标准建成的星级旅游厕所进行补助,有效提高了景区业主的积极性,加快了景区整治的推进速度。

厦门为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从旅游专项资金划拨经费补助思明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厦大白城旅游公厕及旅游景区道路指示牌建设。漳州市政府对建设高星级酒店进行个案奖励,南靖县对旅游项目建设在用地、税费补贴、奖励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福州、南平等地为确保三大任务按时完成,对年内新创的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予以奖励。南平还对列入大干150天的旅游项目,如能按旬及时上报报表,年终创业竞赛考评时给予免检待遇;对列入综合整治达标的示范点,旅游部门在年终考评、对外宣传推介、旅游行程安排要求等方面给予支持。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继续发扬大干150天的精神,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大干开局之年,为“十二五”全省旅游发展开好局、起好头,努力实现福建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