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每天平均大约有超过3000名的游客游览永定土楼;如果在节假日,每天可达上万名游客。”1月10日,在龙岩市永定土楼,当地的导游介绍到。
“走进福建土楼,瞻仰古田圣地,畅游冠豸山水”成为龙岩的旅游名片。借着这张名片,龙岩旅游在“十一五”的收官之际,迈开大步,走向世界。
“十一五”期间,龙岩全市接待游客年平均增长13.86%,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17.34%。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930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1.9倍;旅游总收入65.9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入境游客12.5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6.5倍。
产业培育,旅游产业异军突起
龙岩市高度重视旅游业,把旅游业列为全市“10+3”重点产业之一和第三产业龙头来培育。从资金、政策、配套等方面加大对该产业的扶持。
2008年10月,龙岩市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以产业化理念做大旅游、以品牌提升做强旅游、以合力凝聚突破旅游”的新思路,按照“产业化、品牌化、项目化、市场化、标准化”的要求,打造“3916”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龙岩每年安排500万元以上旅游产业资金用于旅游重点项目配套、贷款贴息和扶持奖励,安排500万元专项用旅游宣传促销;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旅游客运业的通知》《关于扶持龙岩中心城区五星级旅游饭店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各县(市、区)在全市旅游“一盘棋”的主导下,整合当地资源优势,出台相关政策,掀起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高潮。武平县大胆突破“武平无旅游”的思维误区,以梁野山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村开发为切入点和突破点,确立了围绕“生态武平、客家圣地、心灵家园”主题,构建“一一三三四”旅游发展格局,形成大梁野山旅游、岩前宗教朝圣、中山百家姓古镇、武北红色之旅与生态农业四大旅游片区,打造“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的发展目标。
项目支撑,旅游产业强筋健骨
近年来,龙岩旅游产业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和支撑,不断完善项目生成机制、跟踪落实机制、分级管理机制、挂钩协调机制等,充实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旅游项目进行常年跟踪、贴心服务,协调帮助项目业主解决实际问题,旅游建设项目呈现“数量多、投资大、内容新、进展快”的特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成和开发建设旅游项目 84个,其中列为省重点项目的32个,为全省数量第一。全市旅游项目中,“十一五”已竣工的46个,目前在建29个,做好前期工作9个。五年间,全市旅游项目总投资131亿元,完成投资76亿元。其中有45个项目总投资超亿元,动漫科技产业园投资额高达25亿元。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上马、建设和竣工使用,龙岩旅游产业筋强骨壮,旅游接待、产品结构都大大提升。
旅游饭店四星级饭店从“零”突破发展到7家,到2010年底在建旅游饭店有16家。全省十家品牌旅行社已有5家进驻龙岩,龙岩中元、龙岩山水两家旅行社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出境社,龙岩新中旅行社荣膺全省国内社“十强”。
而正在加快建设的旅游项目,日益催生出龙岩旅游的新业态。
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项目总投资2亿元,包括景区主入口建设、内部建设和景区出口商业购物街。项目建成后,规模和档次将走在全国景区的前列。仅一个生态停车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能满足8000多名游客同时到达的停车需求。目前该项目的游步道已建成使用,全程实行电瓶车与游客“人车分流”。
龙岩动漫科技产业园是2010年省、市重点项目,是龙岩市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建设国际生态度假休闲知名旅游地的重要部署,也是推进龙岩旅游转型升级的“加速器”。项目总投资3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生态、娱乐、休闲、文化、科技、创意于一体的中国第五代互动式生态旅游文化主题公园。项目自2010年3月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