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漳平市将以花乡、茶乡、画乡为主体的“三乡”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特色之路。实践证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最新统计,2010年1月至11月,漳平市累计接待游客55.8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59%。
花乡永福:精心打造“大陆的阿里山”
漳平市永福镇是“中国杜鹃花之乡”,素有“高山花园”之称。永福镇上有一条“十里花街”,沿街种满了各种花卉,有杜鹃花圃、瑞香花圃、兰花圃等,形成了一道五彩缤纷的花卉风景线。
据了解,永福盛产兰花、瑞香、茶花、杜鹃和铁树等花卉品种,畅销海内外,并有各种以花为主题的民俗民情活动。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10年,漳平市加强科技先导作用,鼓励和引导花卉企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漳平市加大对花卉产业的扶持力度,投入资金
200万元补助花农搭建钢结构花卉大棚,建立10万株杜鹃花园,组织花农参加上海、福州、漳州等地的花博会、花王赛等,扩大了影响。
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加速了永福旅游产业的开发。永福镇依托“十里花街”实施高山休闲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先后投资1.8亿元创建了高山农业旅游区。该旅游区整合永福花乡民俗民风、名胜古迹等旅游资源,同时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的经验和做法,以打造“大陆阿里山”旅游品牌为发展战略,形成具有鲜明高山生态农业旅游休闲特色的度假区。
茶乡南洋:全力推出茶文化之旅
漳平市南洋乡是闽西著名的茶乡,素有“水仙茶之乡”的美誉,是水仙茶饼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和丰富的水仙茶文化。水仙茶还多次获农业博览会等多项活动的金奖,高雅的茶艺文化活动受到四方游客的欢迎。
为弘扬茶乡文化,打好“休闲度假、绿色生态”旅游牌,漳平市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旅游开发总体思路,全力打造茶叶产业,开发“漳平水仙”茶叶旅游产品。为此,南洋乡开展水仙茶的新工艺研究,大力
革新茶工艺与设备,在梧溪村、营仑、南洋等村庄建设了十余个茶文化中心示范户及茶文化展室,规划开发南星生态旅游区观光茶园,扶持建设以展示茶文化为主的旅游购物中心。
位于南洋乡内的国家4A级景区九鹏溪风景区,目前已建成九鹏溪食府、公馆茶轩、茶田观光、水上别墅等景区服务设施,开通往返14公里的水面游览线路。该景区围绕“水上茶乡”定位,以水体景观为主体,充分发挥茶山水景特色,开展游客采茶体验,利用公馆茶轩展示茶艺,实施景区三期工程欧式风格木屋别墅建设,提升景区接待能力,九鹏溪景区成为了闽西重要的茶文化旅游目的地。
据景区营销部经理易阳松介绍,2010年1月至11月,九鹏溪景区接待游客约1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77.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3%,12月份该景区还开展了接待冬季潮汕系列游客团体验生态休闲之旅,收到较好反响。
画乡新桥:悉心培育农民画艺术市场
新桥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为做大做强农民画产业,漳平市在闽西南商贸城建立民间绘画院,展示的作品以
其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浓郁的乡土韵味,受到游客书画爱好者的青睐,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绘画院副院长王秀珍告诉记者,新桥镇现有业余书画爱好者150多人,遍布全镇23个行政村。为了把农民画推销给各地游客,增加新桥农民的收入,该镇举办了现代民间绘画培训班,邀请专家向学员传授现代民间绘画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知识。该镇还结合旅游商品开发,推出汗衫、鞋子等系列农民画衍生商品。王秀珍告诉记者:“农民画销售得很不错。前几天,我们制作的一批共800幅作品,已经全部销售完了。一位做外贸的客商还跟我们商谈,要帮我们把农民画推销到国外,并与我们合作开发推出农民画陶瓷等外贸产品。”
漳平市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漳平市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着力挖掘整合永福花乡、南洋茶乡、新桥画乡文化资源,使“三乡”文化成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目前,漳平正着力做好绿色生态旅游这篇文章,坚持“品牌带动”战略,逐步把漳平建成闽南金三角的“后花园”,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特色鲜明的海峡两岸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驻福建记者 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