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3日发布了《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完成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三大基本任务。
规划提出,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努力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保持平稳增长,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
规划将全国农业区域分成三类区域:优势开发区,包括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13种优势农产品的41个优势区域;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新疆北部地区、东北中低产田地区、黄淮海旱作地区、华南热作地区、海峡西岸地区、南方草山草坡地区;适度开发区,主要包括农牧交错区、青藏高原区、黄土高原区、西南岩溶区、西北荒漠化地区、东北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