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市长谈“9 8”--厦门市市长张昌平:借助“9 8”平台 做强特区经济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54
“9·8”一天天临近,厦门市市长张昌平越发忙碌了,除了日常工作,他还得落实本市招商引资项目的筹备,检查投洽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提到投洽会,张昌平先从会展业谈起。他说,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以投洽会为代表的会展业,是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有效对接服务周边的重要产业。厦门周边地区鞋业、玩具、服装、陶瓷、工艺品、卫浴水暖等行业的日益成熟,为厦门发展专业会展提供了作业平台和努力方向。十多年来,厦门会展的举办场次、展出规模、专业队伍、配套设施、观众人数等基本指标,都呈持续增长趋势。
  谈到投洽会,张昌平认为,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项目带动战略,整个投洽会就是一个超大型、综合性项目,通过它可以带动许多工作。投洽会在厦门举办,对于厦门加快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拓展招商引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及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带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带动城市品牌形象的打造和提升。从第六届投洽会开始,每届投洽会的境外客商已突破10000人,国内来宾超过40000人,成为厦门宣传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绝佳机会,有力地扩大了厦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二,带动厦门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投洽会这个大平台,厦门市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光电子等几个支柱产业,都在不断地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一大批骨干企业是通过投洽会引进的。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36家在厦门投资兴业。仅在去年的第八届投洽会期间,厦门就签订了49个投资项目,总投资27.58亿美元。第三,带动了厦门会展业的进步。投洽会以其高起点和国际化品牌,成为厦门会展业发展的龙头,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其影响和促动下,展会风格不断创新,内容特点不断丰富,去年厦门被评为中国会展业十大“最具竞争力新锐城市”。第四,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每年投洽会,都产生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全面拉动了旅游、航运、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谈到今年投洽会厦门团的新思路、新举措时,张昌平强调,福建省委卢展工书记要求厦门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贡献。这是福建省委省政府赋予厦门的重大使命。当前,要抓住今年投洽会的契机,推出一批重点对外招商项目,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厦门,参与经济特区建设。经过多轮的筛选和调整,厦门市招商项目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拟推出83个重点对外招商项目,总投资金额30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产业链配套、高新技术、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公共事业、房地产等。
  张昌平兴奋地说,厦门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一股“金戈铁马、狂飙突进”的气势已经形成。火炬(翔安)产业区130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同安工业集中区500万平方米通用厂房已经开工建设,海沧港区和环岛路沿线等重点开发区域也蓄势待发。在投洽会期间,厦门市将召开重点开发区域招商说明会,向来厦客商介绍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规划,推介重点招商项目。
  在谈到厦门市为办好本届投洽会所做的综合保障工作时,张昌平深有感触地说,前不久卢展工书记提出了“四个关键”,这对做好投洽会的筹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投洽会的综合保障工作,充分体现和印证了“四个关键”,筹备和保障投洽会的过程,就是激发活力、形成合力的过程,就是追求实干实效、加强队伍建设的过程。厦门市作为承办单位,做好综合保障工作理所当然、责无旁贷。据介绍,厦门市全市上下有关责任单位仍在反复研定方案,已经从城市氛围布置、内外贵宾接待、住宿协调保障、接待车辆保障、会议场所改建、安全保卫工作等多个环节再作检查落实,认真做实做细,努力使各方客商和来宾满意。“厦门市将按照国际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举全市之力,扎实工作,确保第九届投洽会圆满成功!”张昌平充满信心地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