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刚刚结束的福建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福建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12%以上,人均GDP将超过2000美元。
今年福建省发展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比较持续。预计全年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12%以上,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呈持续增长态势,是1998年以来的最好年份。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2538亿元,增长15%。三大需求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0亿元,增长22.7%,呈恢复性增长。重点建设力度加大,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增高速公路318公里,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提前一年实现福建全省9个设区市全部通高速公路的目标。赣龙铁路福建段全线贯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6亿元,增长14.7%;外贸出口290亿美元,增长37%以上,创历年最高水平。实际利用外资按可比口径超过50亿美元,上了新台阶。
二是比较协调。三次产业全面增长,预计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3%、14.7%和11.3%,其中一、三产业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和1.7个百分点。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4.8%,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鼓励种粮的政策全面落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4.5万亩,总产量增加23.3万吨,面积和产量连续6年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2.5万人。农村低保全面实施,福建全省有75.5万农民从中受益。农业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六千”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年度计划103%以上;“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建成7500公里,超额完成预定目标。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两年翻一番,今年高考录取率达70.56%,招生数达到15.42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强,计划生育、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取得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5.96‰,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森林覆盖率达62.9%,居全国首位;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耕地连续5年实现占补平衡。
三是比较扎实。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3亿元,增长27%;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7.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5,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取得新成效,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7.2%。福建全省财政总收入625亿元,可比增长19.2%,地方财政收入335亿元,增长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080元,增长9.3%,增幅为1998年以来最高。新增就业51万人,完成预期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4.5%,控制在年初预期目标内。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增强,民间投资进一步活跃,全年达到830亿元,增长27.2%,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3.3%提高到44.9%。认真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撤销各类开发区196个,占总数的60%;规划区核减面积84万亩,占规划区面积50%;退回土地4.3万亩,其中9000亩恢复耕种;盘活、收回闲置土地1.68万亩,重新出让利用1.2万亩。取消、整改投资项目26项,进一步消除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合理把握信贷投向,保持较大支持力度。至11月末,福建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628.8亿元,其中,投向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建设等薄弱领域的贷款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