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闽检查

来自: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02
5月23日至3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带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为组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组,对福建省实施该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强调,要结合抗击非典工作,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特别是医疗和生活垃圾的处置摆在一个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这次执法检查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第一次执法检查。在闽期间,检查组听取了福建省政府以及有关地市的汇报,检查了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等地贯彻实施《固废法》的情况,实地考察了一些工业企业、居民小区、城市垃圾处置厂等。
  检查组认为,福建省各级政府在贯彻实施《固废法》方面,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工作扎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固体废物污染得到了控制,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现已达到68.14%,高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也达到了38.1%。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福建省广大干部群众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初步取得了经济发展和防治非典的双胜利。政府有关部门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敢于负责,行动果断,有效切断了病毒通过医疗垃圾、污水进行传播的渠道,为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检查组指出,福建的环境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随着福建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建全省固体废物产生量将不断增加,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形势仍不容乐观。建议福建省政府围绕着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这个根本目标,进一步完善现有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和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的处置水平,并加以规范;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水平;建议福建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要加快地方立法,进一步推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制化进程。
  在30日上午的反馈会上,盛华仁副委员长讲了话。他要求要把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要让大家认识到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社会责任,决不能用牺牲环境的办法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及工、青、妇等社会组织都要支持做好这项工作,不断增强环境意识,提高执法、守法的自觉性。
  盛华仁强调,要把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作为防治污染的根本目标和主要途径,要开展废物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三化”要相互促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抓,视为一个系统工程。要在科技、管理、技术、政策四个方面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通过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具体化来推进“三化”的开展,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要加强管理,要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产品。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外资,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在税收、公共财政、收费、信贷等方面支持,使固体废物的“三化”走上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盛华仁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环境,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让守法者受益,违法者受罚。他希望福建继续努力,创造更多的经验,为全国固体废物的防治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卢展工在反馈会上代表福建福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对检查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说,我们将根据检查组提出的要求,结合福建实际,认真传达,专题研究,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自觉性,明确领导责任,依靠科技、法制,制定好工作规划,搞好“三化”,扶持、推动产业化进程,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环境保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整改,抓好落实。
  检查组成员由王涛、刘海荣、姜云宝、蒋承菘等同志组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参加了工作。福建省领导卢展工、黄小晶、何立峰、郑立中、张家坤、贾锡太、洪华生、谢先文,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光普等参加了检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