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步道受到市民的欢迎。(姚凡)
虎溪岩下新建一处临时停车场,为自驾车游客提供便利。
园林植物园附近,环境清幽,绿意融融,是市民踏青休闲的好去处。
岛内全长4.5公里的老铁路景观改造工程目前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本月就可向市民开放,成为一条可供休闲、健身,并串联周边景点、步道的带状公园。
10日下午,记者从北至南漫步老铁路全程,“抢鲜”感受了它的新魅力。记者发现,虽然经过精心雕琢,但沿途的自然野趣却被充分保留了下来。沿途四个区块,虽然风格统一、协调,但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题,细部有别样的精彩,共同彰显出老铁路独有的魅力。
文屏路至万寿路段
营造闽南风情
老铁路带状公园最北端的一个区块,从文屏路至万寿路段,长850米。这一段老铁路已经变了样子: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嵌入枕木的间隙,形成独具特色的步道,脚踩在上面十分舒适,色彩与锈蚀的铁轨、老旧的枕木搭配得相得益彰,烘托出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印痕。老铁路沿线,一些配套服务设施也已经完成了建设。
万寿路口、旧货市场西侧,老铁路边的空地上多了6张崭新的抛光石桌,桌面上还贴心地刻上了象棋棋盘。每张石桌都配了4个石凳。高大橡皮榕洒下的树荫里,老人们坐在石凳上弈棋、聊天,享受着闲适、惬意的生活。钢结构框架的公厕伫立在老铁路的另一侧,为来往的市民提供服务。
万寿路至虎园路段
突出生活情趣
万寿路至虎园路段被命名为“民情生活区”,长1040米。这是最早建设的一段,也是老铁路带状公园的示范段。这一段居民区最多,所以它的景观建设突出生活的情趣。这一段老铁路沿途还辟出石阶,延伸向两侧社区,方便周边居民前来休闲放松。一路前行,一丛丛芦苇在铁路旁随风摇曳,自然生长的野草藤蔓被小心地保留了下来,依旧生机盎然。用花岗岩与方形原木拼成的休闲凳,凸显出铁路的气息。
虎园路至思明南路段
时光交错博物馆
“风情体验区”在虎园路至思明南路段,长1382米。这一段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一座经过改造的铁路隧道——鸿山隧道。长约700米的隧道还没有亮灯,借助外面的光线,两端隧道口可以看到两座大型浮雕。北端的这座浮雕描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鹰厦铁路建设时的情形,以及铁路通车后蒸汽机车驶过时人们欢呼雀跃的场景。南端的浮雕描述的是高铁时代来临,和谐号动车组从厦门驶出的景象。头尾的沧桑巨变让人唏嘘,令人振奋,仿佛走过了一座时光隧道。
隧道深处,伸手不见五指,但是脚下尽是坦途,完全不用担心摔倒。利用手机微弱的光亮,记者看到,隧道内两侧设置了许多图文并茂的大型看板,展示了火车的发展史、厦门的著名景点、厦门的城市发展……这座隧道成为一座时光交错的博物馆。
思明南路至和平码头段
洋溢都市休闲风
思明南路至和平码头段为“都市休闲区”,长550米。一路下来,有些疲惫,这里正适合休憩放松。沿途两侧红砖垒砌的花圃内乔灌木生长旺盛,老榕横倚,形成天然的凉棚。最南端一座充满闲适氛围的咖啡馆伫立在铁道边,为老铁路画下一个韵味十足的句点。(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