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002年“十一”黄金周总体情况分析

来自:福建旅游之窗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81
    今年“十一”黄金周已顺利落下帷幕。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旅游部门周密部署、充分准备,加强和完善旅游安全保障措施,加大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监管力度,为广大游客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06.39万人次,比去年“十一”增长13.7 %,比今年“五一”下降6.2 %;其中过夜游客100.21万人次,一日游游客206.18万人次,一日游游客占游客总数的67.3    %;旅游总收入15.13亿元,比去年“十一”增长20.98 %,比今年“五一”下降8.1 %。

    今年“十一”黄金周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短途旅游及周边游仍受广大游客青睐。“十一”黄金周旅游的重要特色是短途旅游和周边地区的一日、二日游成为旅游热点。福州市周边的鼓山、森林公园、青云山等景区黄金周期间每天接待游客都在万人以上。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经过几个黄金周和暑期长假旅游高峰后,相当多的家庭已经有过长途旅游的经历,加上旅游消费能力有限,不再选择长途出游;二是这一两年来家庭自助式出游明显增多,而这类游客喜欢自由选择旅游线路,避开热点旅游景点,偏爱路途不太远的温冷的旅游线路;三是城市有车一族在不断增加,假日开车出游的人增多,城市周边一日来回的景点备受爱车族的喜欢。

    二、新景点开发初见成效,新老景点合理分流游客。近年来,各地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开发建设一批新的旅游景点,省内新开发的景点已逐步成为广大游客出游的新宠。福州的永泰青云山、福清南少林、闽清宏琳厝,厦门海沧大桥旅游区、海上看金门、泉州惠安崇武古城、永春的牛姆林、德化等地游客明显增多,在黄金周期间每天接待游客都有数千人。同时,老景区也不断推出新的旅游点,丰富景区的内涵,减轻旅游高峰期间给主景区带来的接待压力。今年我省监测的几个景点接待游客增加不少,监测的四个旅游城市主要景点和六个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7.89万人次,比去年“十一”提高12%。

    三、假日活动精彩纷呈,与旅游形成互动推进。在黄金周期间,各地组织丰富多采的旅游活动吸引游客,福州市于10月1日启动“假日台江”金秋旅游月,活动期间有民间艺术精品展览、精品拍卖会、剪纸艺术专场展览、省第二届民间艺术家评选等近30项内容;泰宁大金湖以著名明星张国立领衔主演的《布衣知县梵如花》在大金湖开拍为契机,开展“看明星、当演员、游金湖”活动;宁德古田举办福建“古田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湄洲岛于10月4日举行妈祖新殿开光大型庆典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当地的民众节日生活,也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大批游客的参与,也推动了当地文化、餐饮、商贸行业的兴旺。

    四、黄金周旅游高峰明显集中在10 月2—4日。长途游客1日大部分还在旅途上,2日后纷纷进入景区,5日开始大量返程,许多短途游客在时间安排上也将头尾几天用于休息调整,因此各景区游客接待高峰集中在2-4日。这三天我省监测的四个旅游城市主要景点和六个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分别为16.94、18.35、15.72万人次,占监测景点七天接待量的58%。

    五、客源结构更加多样化。随着近年来宣传促销力度的加大,前来我省旅游的外省游客越来越多,地域也更加广泛。大量上海、江浙游客前往武夷山、金湖、永安一线旅游,此外,北京、东北三省、河北、安徽、山东等地的游客也有所增加。泉州、漳州、龙岩等地今年接待的广东游客增长较大,华东地区如江苏、浙江等地到闽南旅游的游客数也有所增长。太姥山等闽东景区(点)也吸引了大批浙江省的游客前来游玩。

    “十一”黄金周期间我省假日旅游市场规范有序,旅游接待平稳发展,旅游经营规范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和较大的旅游投诉事件,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