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位于东岳山脚下的泉州市少林寺挖出了大量唐宋时期南少林寺的建筑构件之后,位于南安石井镇埭头村的颜岗寺又发现了一处“南少林五祖”之一的墓塔。
10日上午,记者接报后驱车赶到石井镇埭头村,在石井文史爱好者许庆芳先生的指引下来到颜岗寺。在颜岗寺旁的一块坡地上有一处低矮的墓塔,没于荒草丛中。只见墓塔的墓碑上刻有“临济正宗三十五世南院慧昇曦老和尚塔”字样,落款时间为“乾隆戊辰年仲冬”(即公元1748年)。而南院则是漳州千年古刹南山寺的别称。经测量,该墓碑高约75CM,宽42CM。
据泉州市区承天寺主持、80多岁的义扬老禅师介绍,临济宗与曹洞宗同为中国佛教两大支派,在闽南一带很有影响。而能在墓碑上称为“老和尚”的,一般得有30年以上修行。“换句话说,墓碑上刻有‘老和尚’三个字的,生前必是佛教界有影响的人物”。许庆芳说。
据传,老和尚原是泉州“南少林五祖”之一,清康熙年间,泉州南少林遭毁寺大祸,五祖分往江州、永泰各地避难,而老和尚则来到了埭头颜岗寺。老和尚在颜岗寺期间,传授给当地百姓一套拳法,无宗无派,埭头村男女老少沿习至今,有人怀疑这套拳法就是失传多年的“南少林拳”。
颜岗寺负责人戴世壁告诉记者,“慧昇曦塔老和尚”武功卓绝,一生行善布道,被埭头村一带的老百姓所崇敬,供奉为神,身后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戴世壁指着寺中一个重逾500斤的石制水槽介绍,这是老和尚生前用来洗脸的。当有客人来时,老和尚单手举起水槽移到客人前请客人梳洗。埭头村一村民还说,老和尚能飞檐走壁,会“缩骨术”,夜晚是缩在一个脸盆里睡觉的。
据戴世壁介绍,由于老和尚当年所住的颜岗寺早年已毁,后人在原址上重建了新寺。在建设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文物,因此他们已暂停了修建工作,上报上级文管部门,准备进行大规模的挖掘。“揭开老和尚身事之谜,对泉州南少林历史的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戴世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