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年建设,同安梅山寺摩崖石窟11月2日正式与人们见面,这是我省第一个摩崖石窟。
梅山位于同安东溪之北,与著名的大轮山夹溪而峙。梅山古名“同山”,山南麓建有梅山寺,始建于隋代。梅山山顶建有梅亭,“梅山”之名因此而来,寺名也被称为“梅山寺”。隋朝时与岭下黄佛寺、轮山寺(梵天寺)同为隋代同安的三大古寺。现在,梅山南麓的岩壁上还遗留有宋代朱熹手书的“同山”两个大字。
11月2日举行开光典礼的摩崖石窟,位于梅山寺大雄宝殿的右侧,它原本是一处天然石壁。1999年,梅山寺决定利用这处天然资源,打造摩崖石窟。工人们在石壁上凿洞,然后再将一尊尊雕刻好的佛像镶进去。经过四年的努力,工程顺利完工。梅山寺摩崖石窟共有87个石窟,其中的84尊佛像是根据佛教经典《大悲咒》里的人物原形雕刻的。
根据宗教习惯,按1999年兴建时梅山寺主持释心清法师的年纪,又另外增加了3尊佛像。11月2日上午,梅山寺还举行了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的奠基仪式,其中,大雄宝殿仿宋代风格,而山门则参照五台山的建设风格。梅山寺拟投入2000多万元的资金,用15年时间重建、扩建。重建后的梅山寺,面积将达到108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