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古田和仓山“争抢”陈靖姑这张文化旅游大牌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87

  8、9两日,首届福州陈靖姑文化旅游节在仓山举办。旅游节上,福州首次向游人推介祈雨处等景点。福州举办这次文化旅游节的目的,是决心把陈靖姑打造成一个响当当的文化旅游品牌。
  有意思的是,古田县也力图把陈靖姑这位民间女神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品牌,做大古田的旅游业。去年9月26日,古田县也举办了一次陈靖姑文化旅游节,与福州举办的节目名称完全相同。
  一场“争夺”陈靖姑的较量在福州仓山与宁德古田之间悄悄展开。
  
      古田先发制人
  实际上,在争打陈靖姑这张文化牌的较量中,古田比福州先走一步。
  古田县是陈靖姑当年主要活动地点之一。古田临水宫是陈靖姑“肉身坐镇虻妖”的献身之处,也是陈靖姑文化古迹比较集中的地方,建于后唐天成四年公元929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我国台湾和东南亚拥有分殿180多座,信徒8000多万人。
  古田方面认为,打陈靖姑这张牌,只有古田才是最正宗的。古田县临水宫管委会主任林尚安说:“陈靖姑成仙的地方是在古田,陈靖姑的肉身塑像在古田,惟一供奉陈靖姑的祖殿也在古田,其他地方的陈靖姑塑像都是从古田的‘金身’分灵出去的,所以,古田才是陈靖姑文化的发祥地是不可否认的。”
  去年9月26日,首届陈靖姑文化旅游节在古田举办。这次节庆活动由福建省旅游局、宁德市政府主办,古田县人民政府承办,规模宏大。有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华侨华人和客商闻讯赶来。这也是古田县有史以来空前的大活动,古田甚至提出“举县办节”的口号。
  为做大陈靖姑这张文化旅游牌,古田请来了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的专家,对陈靖姑的祖殿进行总体规划。首先是修缮、扩大陈靖姑祖殿。古田县投资300万元修缮临水宫祖殿,使祖殿面貌焕然一新。修缮后的临水宫,红墙绿瓦,参差错落,气势恢宏,与周围层峦叠嶂遥相映照,雄伟壮观。临水宫周围还散存着与陈靖姑身世相关的百花桥、梳妆桥、顺天府宫、夫人潭等10多处遗迹。为形成统一的建筑群,保护周边景点,古田县还斥巨资对周围的粮食仓库以及零星建筑进行搬迁,使它形成景区规模。目前,临水宫景区面积已经由原来的3亩多扩大到现在的十几亩,成为人们探幽访古、游览观光的胜地。
  
      仓山要后来居上
  面对古田炒作陈靖姑的咄咄逼人之势,福州仓山也不甘落后。
  福州方面认为,福州是陈靖姑的出生地,陈靖姑生前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福州,而且学法、斗法也在福州。福州有很多关于陈靖姑的古迹、文物,如福州下渡陈靖姑的娘家“十锦祠”、福州的仓山下池今工农路一带有一座许真君祖庙,庙附近有一座旧木屋,当地老人说陈靖姑就出生在木屋里。仓山陈靖姑遗址除了下渡、下池、龙潭角外,还有长坑鬼的洞穴在长坑山今福建师大长安山部分校舍,今上藤路市二医院对面民居内的临水陈太后祖庙等等。因此,仓山才是真正的陈靖姑文化的发祥地,打这张陈靖姑文化牌,只有仓山最正宗。
  仓山区副区长关瑞祺告诉记者,仓山要为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正本清源。陈靖姑文化的许多遗迹主要集中在福州仓山,她的故事也有80%发生在仓山,仓山将建议省旅游局将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放在福州。仓山也计划把陈靖姑文化打造成福州旅游的“项坠”。
  目前已投入巨额资金修缮陈靖姑祈雨处、放生池,并全面整修故居、祖庙等文化遗迹。福州首届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正是在这些充分的前期准备的基础上举行的。
  为扩大福州陈靖姑文化品牌的影响,仓山区也举办了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挖掘陈靖姑文化内涵。同时,还围绕陈靖姑文化,收集、整理史实和民间故事,并计划在各个媒体上进行系统宣传,拍摄陈靖姑文化专题片,待时机成熟以后,将投资拍摄陈靖姑电视连续剧,以扩大影响。
  
      专家:不要互相拆台
  实际上,像陈靖姑这样的文化名人之争远不止发生在古田和仓山之间。在福建,就有名噪一时的南少林之争,莆田、福清、泉州各执一词。在国内,还有“夜郎自大”的“夜郎”之争、“西施”之争、“梁祝”之争等等,不胜枚举。对于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文化名人之争、历史遗址之争,业内人士指出,历史文化名人、遗址,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社会经济资源品牌,对品牌的争夺,其实是对经济利益的争夺。
  对于争抢文化名人、历史文化遗址现象,福建师大许启源副教授指出,两地争抢的行为都是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它与研究历史文化没有多少关系。个别地方甚至为了一己的经济利益,歪曲历史、杜撰历史,贻害无穷。就旅游发展而言,两地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拆台,都会抵消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像南少林,一直无法成为福建旅游的真正品牌,就和这个不无关系。
  昨天下午,福州市仓山区旅游事业局副局长叶晓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两地争执的影响早有考虑,她坦言说,实际上,打响陈靖姑这张文化旅游牌,古田和福州,缺了谁都不完整。希望两地有机会一起坐下来,把陈靖姑作为一个共同的文化旅游资源,向游客推介,实现统一包装、共同受益的双赢。
  
相关链接>>>

  陈靖姑民间信徒超过8000万

  陈靖姑是福建的一位女神,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她与海上保护神天后妈祖林默娘齐名。民间对其信仰从福州、闽江流域扩展到闽东、闽北、台湾并流传海外,其庙宇遍布各地,历千年而不衰。据介绍,目前陈靖姑的信徒遍布,超过8000万人。
  据《闽都别记》、《福州府志》、《台湾府志》等史料记载,陈靖姑(公元767年~792年),生于福州下渡,其夫刘杞系古田人氏。相传陈靖姑曾赴闾山学法,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学成下山后,又因师徒情深,依依不舍,行二十四步回首看师父,故许真人叮嘱其二十四岁时不能动法器,终因不遵师嘱,脱胎祈雨而仙逝。死后英灵得道,成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女神。邑人感其恩德,建殿崇祀。历代帝王加封敕赐,五代闽王赐予三十六婆官,树碑纪念;南宋淳礻右年间,理宗帝追赐为“慈靖夫人”,赐额“顺懿”;清乾隆帝封赐其为“太后”。众多的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陈靖姑的形象,影响极为广泛。
  陈靖姑是人,而由人变成神,是由于她降妖灭怪,祈雨救灾,护胎救产,保护妇幼,造福人民,才深受人民爱戴,信奉为神。正因为陈靖姑这位女神为民间所爱戴,文化影响广泛,福州仓山和宁德古田都十分看好她的文化旅游价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