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厦门和武夷山的崛起,福州逐渐成为厦门游和武夷游的交通中转站。缺乏强有力的主打品牌是福州旅游的“软肋”。为此,福州市政协委员张若谷提出,打造“郑和”国际性旅游品牌,让“郑和”成为福州旅游的一面大旗。
张若谷在提案中指出,郑和与福州的历史有着很深的联系。从公元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之后的28年时间里,福州成为其远航太平洋、印度洋的必经之路。长乐是郑和下西洋前最后的一站,他在这里除等候信风起锚开航之外,还必须做好充分的人力、物力和思想准备,如准备生活用品、汲取淡水、招募水手等,据《长乐县志》记载,郑和在长乐曾修建洋屿云门寺、方安里龙峰岩,建筑南山天妃宫、南山三清宝殿,建立十洋、野造船设施,留下了许多人文遗迹,为福州打出“郑和”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据悉交通部已经成立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小组,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福州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让“郑和”成为福州旅游的一面大旗。
根据张若谷提出的建议,福州在打造“郑和”品牌要统一规划线路,更加有效的手段是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加景点的吸引力。如利用虚拟技术,再现郑和宝船形体,借助《郑和航海图》,用虚拟现实技术和遥感映像等三维效果再现当年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情形,重点显现长乐太平港周围情景,模拟郑和当年招募水手、训练水军等。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系列配套的旅游信息系统及旅游产品开发等相关项目,以推动“郑和”品牌打响福州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