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厦门2月13日消息(记者刘立忠)今年“两会”期间,厦门市民有幸首次通过网络与市人大代表“面对面”亲密接触,共同探讨厦门市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大计。
2月12日下午3点,随着工作人员快速、准确的键盘录入,刚参加完厦门市第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的5位经济界人大代表端坐在电脑前,就《促进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话题,与网民展开了热烈的探讨,电脑屏幕上显示网民登陆十分踊跃,就业难、工资待遇差别、对台优势失落、行车难等热点、难点问题频繁出现,代表们仔细作答,认真应对。
厦门市人大副秘书长郑庆勋向记者介绍了本届人大会议开设人大代表与网民进行网上对话的初衷。他说:“为了使人大代表和代表大会能够与市民加强沟通,进一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我们几年前就开展过大会的信访工作,还开设过大会的专线电话。但这些多数是单向的,不能够把意见直接送达代表的自身。我们想通过这次网上对话,使市民能够通过网络,面对面跟代表进行交流与沟通,把他们基层的一些最直接的意见、要求和愿望能够直接反映给代表听,代表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增加一种渠道来了解民情,同时能够把群众的意愿、意见带到会上来。”
人大代表苏晓蕙亲自上网与网民交流,流利的键盘输入,敏锐的思维,准确的应答,显然事先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她在接受中广网记者采访时,充分肯定了网上对话这种能够与网民直接沟通的方式。她说:“这次网上对话是人代会上的一次创新,肯定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以前没有这样的对话形式,通过网上对话使得人大代表和市民距离更加近了。从网民提出的问题来看,市民参政的意识是比较强的,参政素质整体也有很大的提高,让人感觉到人大代表越当责任越重,觉得有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
短短一小时的“网上对话”不知不觉过去了,几十个与市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热点问题的探讨,通过网络传向四面八方,意犹未尽的网民还在不停地提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