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将今年的旅游主题明确定位为“百姓生活游”,这一主题的出发点在于,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民间习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中国百姓生活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了极富人文价值的旅游资源。
“福建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百姓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代传承、丰富和发展,各具特色的百姓生活已经成为全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省旅游局市场开发处处长苏永青告诉记者,大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围绕百姓生活的旅游主题,来得正是时候。
苏永青说,2004年推出中国(福建)百姓生活游,将以福建当地百姓生活状态、特色民居、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饮食习惯和地方风味、休闲娱乐和健身习惯(戏曲、曲艺等)、民俗和节庆活动等,全面展示福建多彩的旅游资源,同时也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2004年中国(福建)百姓生活游活动方案中,记者看到各地政府和旅游局都根据当地特色推出一系列活动:如1—2月,各地举办的百姓生活游开幕式、闽清古民居文化旅游节、第三届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暨元宵花灯展、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节。3—4月,福州青芝山文化旅游节、第二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闽西百姓生活“黄金之旅”活动、永安杜鹃花观赏节、三都澳旅游节。5—6月,福鼎太姥山文化旅游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漳州斗鸡表演赛、南平茫荡山登山节、武夷旅游文化节、光泽万人攀登九里峰活动、霞浦纪念空海大师入唐1020周年庆典活动、三明首届生态文化旅游节。7—8月,福州(海坛)国际沙雕节、长乐郑和航海节、鼓浪屿家庭音乐会汇演、大金湖首届文化旅游节、周宁中华鲤鱼文化旅游节。9—10月,福建鹭岛博状元活动、厦门美食节、莆田白塘湖赏月活动、湄洲妈祖升天纪念活动、永安笋竹观光节、宁化客家山歌演唱会、第二届古田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柘荣九九重阳登山文化旅游节。11—12月,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沙县小吃文化旅游节。
对于旅游局精心打造的百姓生活游方案,市场反应怎样呢?记者为此走访了榕城各大小旅行社。“有了政府的搭台,我们的戏的确好唱多了。”康辉旅行社地联部运行主管张张说。作为知名的大旅行社,康辉对这些活动方案和主题很有兴趣,“毕竟能带来很多商机”,“借助这些主题可做的文章不少”。但她同时表示,这种主题活动期间由于当地住宿费、门票等一般都会水涨船高,因此有的旅游线路成本将会有所提高,“利润空间不会很大”。
而一些小旅行社则表示出了更多忧虑:神州国际旅行社华林路营业厅经理告诉记者,每年政府都会推出一些主题活动,吸引大批游客观光或商家洽谈合作,而大的旅行社一般都会带队前往,造成景区爆满,如果小的旅行社也去凑热闹,导游、住宿、餐厅等接待能力都会“很吃力”,“一不小心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好处也捞不到”,所以对这种政府组织的主题性活动“兴趣不大”,“仅作参考”。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旅行社对今年旅游主题和旅游局制定的活动方案知之甚少。采访中他们表示,希望旅游局能将活动策划和当地住宿费用报价提早通知旅行社,使旅行社能早点作出准备和反应,以免“措手不及”。大多旅行社同时希望活动期间政府能对当地住宿接待费用有所指导调控,使价格相对稳定,这样才不至于让游客和旅行社“望而却步”。
“虽然旅游主题年年有变化,但很多旅游产品并没有什么创新。”从事多年导游工作的王小姐向记者陈述了她的看法:既然今年是百姓生活游,目的应该是吸引百姓走出来,将旅游成为日常消费。以福州为例,如三坊七巷就是百姓生活游一个极佳的资源,开发好了价值绝对不低于徽州古民居,但目前并未进行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