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天湖草场——大嵛山
你到过北国的茫茫草原,你见过浩淼八百里的洞庭湖吗?如果没有机会的话,你不妨去看看大嵛山的“天湖草场”。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领略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观草原风光,而且还可以体验到另一类的袖珍型迷你高山海岛淡水湖泊美景。大嵛山岛为闽东第一大岛,位于福鼎市东南海域,面积二十余平方公里,海拔五百多米。岛上海拔两三百米的山腰,有大小三个天湖。天湖四周野草遍布,漫山而去,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南国海岛“天湖草场”。从嵛山镇政府所在地马祖村出发,有一条简易公路直通天湖草场。宽四米左右的“之”字型沙石路蜿蜓而上,经过四折两弯之后,一个形状极为不规则的小湖出现在公路左下边,这就是叫做“九猪下槽”的小天湖。湖对岸的斜坡,如同数只奔山而下的野猪,一头扎进湖水中。湖边的浅水处,细嫩的水草跟着微风的节奏,踏着波浪的鼓点,摇摆着自己纤细的腰。路渐渐变得平缓,绕着湖畔,从树荫底下穿过。不一会儿,路到山梁。与刚才一路上山时稍显拥挤的感觉不同,此时眼前豁然开朗。远处山峦起伏,底下一轮巨大的“弯月”掉落群山中间,这就是被称做“蓝月亮”的大天湖。弯弯的大天湖颇如每月初七初八晚上的明月,把一个略呈球面的梯田状的茶园揽在自己的环中,背后则枕靠着海拔五百多米的纪洞山。纪洞山上峰峰岭岭和沟沟壑壑长满了野草,野草中间夹杂着灌木丛以及部分乔木。绿油油的野草如同一条巨大的毛毯,灌木丛和乔木则像绣在毛毯上的各式各样的图案。“毛毯”从纪洞山顶挂下来,和着一部分茶园,一直铺到湖边。弧顶处的几个平平的小土丘,挤进湖面,如同夜空中飘浮在月亮边上的朵朵云儿。羊绒般的白云,湛蓝湛蓝的天空,绿意盈盈的茶园和草毯,使得清澈的湖水变得蓝光可鉴。顺着“月亮”湖的弧顶,挤过两边高过车顶的野草,沿路前行四五百米,可抵达湖边的坝头。踏着湖边的小石阶,走到水边,弯腰合掌,掬上一捧清澈的湖水,把脸埋进掌中,让它慢慢地浸润。水从指缝间不断地渗出,滴落到湖面上,形成一个个小水涡。水终于漏完了,恋恋不舍地抬起头来,留在鼻尖上的水珠,顺着嘴唇,流到下巴上,最后滴进敞开衣领的胸口上。受到一阵突然的“电击”之后,冰凉惬意感觉透过毛细血管,渗到肌肤里面,抵达身上的每一个神经末梢。面对如此诱人的湖水,恨不得立刻脱光衣服,纵身跳进湖水中,来一个“洞庭闲步”。然而,面对如此可爱的湖水,谁又忍心打碎她的美丽。上岸走过长长的堤坝,上上下下,踏上一道长长的山梁。宽宽的山梁长约三四百来米,全部长满了野草。山梁中间部分长而平,两头向上翘起的山头则左低右高。站在山梁上往下看,便可看到另外一个小天湖。小天湖只有“蓝月亮”的三分之一那么大,活像一只拖着长尾巴的小松鼠,头西尾东,跳跃在绿油油的绿草中间。“小松鼠”头部前方的山峰略呈“U”字型。透过“U”型的“窗口”,可以远眺一望无际的大海以及散落在海面上大大小小的岛屿。踩进齐膝的草丛中,沿着一条羊肠小道,便可斜斜地抵达“小松鼠”的前脚边。环顾四周,除了静静的湖水和身边不远处一小片不知名的树林外,就是那些没有边界直接云际的野草。身边的高矮不齐的野草比较明显,远处连成片的野草则显得非常整洁光滑,如同姑娘身上细腻的肌肤。特别是对面的两个山头,一起一伏,就像骆驼背上的双峰。浑身绿色的“驼毛”散发着一股股清新的气息。草依水而长,水因草而美。诱人的湖水,无边的草甸,这就是南国海疆美丽的“天湖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