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屈服于外虏 却遭受人为破坏
位于连江县琯头镇闽江北岸、长门山巅的长门炮台,是由民族英雄林则徐亲自选址和设计,建于1835年。清政府曾在此设立长门提督衙门。厦门湖里山炮台也属长门提督所辖。长门炮台外观呈圆柱形,占地50亩。外墙底部和上层内部全部采用花岗岩大条石垒砌,上层外部用糯米、黏土和石墨夯筑,坚固异常,气势宏伟。据专家论证,长门炮台是我国近代海防中规模最大、火力最猛的炮台之一。长门炮台作为闽江口第一道防线,曾在1884年的中法马江海战中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立下了不朽功勋。
为了不忘历史、激励后人,1991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把长门炮台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并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江县先后拨出近10万元经费,对长门炮台整修一新。
近日,当记者再次登临长门炮台,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致(如图):新砌成的炮台内墙遭人为破坏,花岗岩石条被人挖走,铁炮被人拆除。岁月的残蚀和战火的蹂躏不曾让古炮台屈服,如今人为的破坏却使它伤痕累累,实在令人心疼。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对历史文物加强管理,别让宝贵的文化遗产再遭破坏。
①古炮被毁坏
②新砌的花岗岩石墙被拆毁。
③1991年,长门炮台被列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④炮台内的树木被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