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第九次考古发掘证实——昙石山遗址残存两万平米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34

历时三个月的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第九次考古发掘工作,将告一段落。这次钻探,不仅发掘出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氏族成员的墓葬区及生活区遗址,出土了那时期的生活用品和动物骨骼;更重要的是明确了昙石山遗址残存面积和分布范围,为遗址的保护和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此次省考古队在遗址上至少挖掘出6座氏族成员的墓葬。昨天下午,记者在墓葬区挖掘现场看到,几位省考古队队员正在清理遗址南缘的一个一人深的黄土坑,坑内已揭露出2个墓葬和陶豆、陶釜等昙石山时期的生活用品。在遗址中部北缘的一个大土坑里,考古人员清理出三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土坑墓,出土文物已被取出:143号墓坑内清理出陶豆、陶釜、陶簋、陶罐等11件生活用品,坑内现存一个石建筑痕迹和一个3000多前年的柱洞,该柱洞打到了4000多年前的墓葬上去;144号墓坑位于坡地边缘,已残缺不全,清理出陶壶等6件生活用品;146号墓葬的一半被建筑叠压,无法清理。在144号和146号之间上方还有一清代墓葬。省博物院副院长、省考古队队长林恭务告诉记者,由于这里是酸性土壤,因此墓葬内的骨骼早已化了,这些墓葬均被近代墓葬和建筑破坏得残缺不全。

在西南片生活区遗址挖掘现场,也即考古遗址厅后的一个探方内,记者看到地层里堆积着大量白花花的蛤蜊壳。林恭务告诉记者,这里有一条低洼沟,蛤蜊壳是4000多年前原始人吃完扔在这的生活垃圾。这里还出土了泥质陶和夹沙陶等陶片和动物骨骼,但究竟是何种动物还有待鉴定。

林恭务告诉记者,昙石山像条鱼,遗址在鱼脊背上。昙石山为西南———东北走向,前八次发掘均停留在遗址的西南片上,对东北片家底不清。西南片主要是生活区(也有墓葬),其特征是大量贝壳堆积,大家原以为西南片是主要遗址区。这次钻探,把东北片早期遗存状况摸清了,东北片是墓葬区,也是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昙石山遗址的残存面积和分布范围已经明确,遗址残存面积2万多平方米,其北至福古路,南至山体(多处被民房断坎破坏),东接近昙石村村口环岛,西到闽江支流河沿。这些考古新发现将为下一步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制《昙石山遗址的保护和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