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辰日),第十三届关帝文化节暨东山关帝庙神像起航赴台湾十年庆活动在福建东山县隆重举行。活动以“海峡两岸关帝信众同祈平安、共禳吉祥”为主题,举行了系列庆祝活动和祭典仪式。全国各地的来宾2000多人共襄盛举。
此次,台湾宜兰礁溪协天庙、南投明潭文武庙、澎湖红毛城关帝庙、澎湖竹湾大义宫等关帝庙的主委及台湾各地信众近200人参加了活动。王镜芳主委代表台湾关帝庙在庆典仪式上致辞。此前,从4月29日拉开关帝文化节活动的序幕以来已有台湾关帝庙信徒2000多人,约30个团队组团前来谒祖,纷至沓来的还有台湾金门关帝庙,基隆济安宫、嘉义郑成功庙等关帝庙。
据东山百亿新城度假村常务副总李武国和金銮湾假日酒店方总经理介绍,今年的旅游形势好于去年,突出特点是淡日不淡,自助度假人数增加迅速,客房均价在240元/间左右,4—6月主要客源为广东潮汕地区和本省泉厦地区,暑假开始后福州地区的游客将会大量增加。
东山旅游是福建漳州海洋旅游的主要品牌,东山县委、县政府正进一步加大东山旅游的规划建设和招商力度,高标准高起点的建设好58平方公里的旅游经济开发区,同时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综合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业的营销管理水平。目前东山正积极努力申报“中国优秀旅游县”,以“创优”为载体和平台将东山的旅游产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东山在起”,东山岛将成为海峡西岸一颗闪亮的明珠。
背景资料:
第十三届关帝文化节暨东山关帝庙神像直航赴台巡游十年庆大型活动共为期2个多月,从4月29日起就拉开序幕,而重头戏放在6月30日的系列庆祝活动。6月30日一整天都是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在关帝庙举行了大型的文艺民俗表演及祭典活动;在县博物馆举办了“海峡∙船与关帝”文化展览;在华福酒店举行了关帝文化座谈会;在铜陵古城主要街道举行了民俗踩街活动。并有来自福建、广东等地五十多位摄影家在东山各景区景点进行大规模的采风活动。同时,以挖掘东山丰富芦笋资源,形成东山旅游美食为主要目的,举办了芦笋美食节,进行芦笋烹饪比赛和芦笋制品展示等相关活动,还举行了烟花晚会和社戏表演。
东山关帝庙始建子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四大关帝庙之一,其结构合理、布局精妙。庙宇属抬梁式木构架建筑、依山而筑,座西朝东,正对塔屿的文峰塔,轴线非常鲜明,布局细腻小巧。故宫博物院专家组在东山考察时,评价关帝庙:“选址精妙、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关帝庙的庙门由六根石柱顶托数百支纵横交错、承力均匀的斗拱、拱架上捧着一座宫殿式的楼亭,称“太子亭”。太子亭结构合理、造型别致、数百年来,历经无数次台风、地震、海啸侵袭,依然无恙,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庙内的石雕、木雕造型生动、千姿百态,极富闽南地方建筑特色。主殿两边立柱上悬挂着明朝武英殿大学士、书法家黄道周的亲笔木刻楹联:“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圣振只完当日精忠。”这是东山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香缘祖庙的明证。
东山与台湾自古就是一脉相承的地缘关系、骨肉情深的亲缘关系、同亲同神的文缘关系。据专家考证,台湾地区900多座关帝庙中,就有470多座是从东山关帝庙分灵或再分灵的。东山关帝庙作为台湾众多关帝庙的香缘祖庙,在台湾千万关帝信徒中地位崇高,影响广泛。1995年1月,东山关帝庙神像从东山港直航台湾,并在台湾全岛巡游半年,引起了台湾关帝信众的争相膜拜,开创了两岸民间直航交流的先例。长久以来,特别是东山关帝庙神像赴台巡游这十年来,随着一系列以关帝文化为主题的活动的开展,以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台湾关帝庙宇负责人和关帝信徒前来东山关帝庙追源谒祖。至今,台湾已有20多个县市200多座关帝庙的信徒到东山朝圣。
东山举办本届关帝文化节,以东山关帝庙为载体,旨在进一步弘扬关帝文化,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两岸的沟通与交流,凝聚两岸人民的情感,促进自岸的民间交流,共同祝愿两岸吉祥平安。同时,以活动促宣传进一步提高东山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旅游者和客商,到东山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东山建设,服务于东山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