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记者 周楠
日前,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在原有已建成的近铁、长风国际、环球港3家楼委会的基础上,以“多楼一委”的工作模式,新成立了北岸·长风、国盛中心、长城大厦、绿地科创大厦、桃源π商业广场、北盛等6个“楼委会”,不断扩大“楼委会”覆盖面。这是记者在“半马苏河同舟渡 长风破浪奋楫航”——长风新村街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主题活动上获得的信息。
新楼委会的成立,源自调研。
“在‘楼委会’的实体化运作下,我们的营商环境变得更优,组织凝聚力更强,推动了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效带动了楼宇党建提质增能。”长风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顾晓鹏说,“但是,近铁楼委会的模式运营了五年,却没有出现第二个‘近铁’,第三个‘近铁’……我们一直有困惑,为什么再做实体化的‘楼委会’全覆盖那么难?如何推广和复制‘近铁模式’?如何让‘楼委会’建设全覆盖?如何让党组织功能真正在楼宇做到全覆盖?”
街道调研后发现:一是人员力量短缺。虽然配置了一名事业编制专职党群工作者担任近铁楼宇党委书记,但面对长风90幢蓬勃发展的楼宇,由于编制人数而导致的派出工作人员较少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逐楼建“党组织”的工作力量。二是楼宇形态不同。近铁有饿了么总部,业主方和物业方都是同一家,而其他楼宇内更多的是小产权、小业主,从业者不稳定,也没有龙头企业,基础条件薄弱,“近铁模式”缺少推广的沃土。
顾晓鹏告诉记者,眼下,从楼宇党建1.0版到4.0版,正由早期的点上探索、局部创新向系统集成、整体建设转变,统筹推进“善治理”模式实现全覆盖。
目前,街道已组建成立9个“楼委会”,突破传统“一楼一委”的模式,将90幢楼宇划分成网格,形成“多楼一委”的格局,进一步扩大“楼委会”功能覆盖面,推动构建“楼宇治理共同体”。由物业公司负责人或产权人担任“楼委会”主任,街道企业服务专员担任副主任,党建指导员、物业方、企业代表、楼宇员工、市场专管员、税务专管员形成“一长多员”模式。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长风新村街道将打造楼宇共享“社区”。通过半马苏河驿站·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为楼宇党群服务提供实体支撑,成为实体化联合办公空间,并嵌入一站式服务专窗,聚合企业、人才发展办事服务,还将为丰富白领8小时外生活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