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记者 黄海华 吴卫群 通讯员 孙妍
中国高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复旦大学智能计算平台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昨天正式上线。这台科研“超级计算机”由复旦大学与阿里云、中国电信共同打造,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
CFFF平台由面向多学科融合创新的智能计算集群“切问”一号和面向高精尖研究的专用高性能计算集群“近思”一号组成。复旦大学浩清教授、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介绍,基于100G高速数据传输网和阿里云全球领先的大规模异构算力,复旦校内的“近思”一号和1500公里外阿里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的“切问”一号连成了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计算机”,复旦四校区的所有实验设备都能高速接入。
CFFF平台拥有国内高校最大规模的多级数据冷热分层存储集群,解决了海量科研数据无法长期备份的痛点,并支持云上高速传输。以往PB级科研数据从复旦校内传到西部数据中心需要两周,如今当天就能完成,真正实现了“东数西算”。
目前,CFFF平台上的第一个科研成果已经诞生。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李昊团队近期发布了45亿参数量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预测效果在公开数据集上首次达到业界公认的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集合平均水平,并将预测速度从原来的小时级缩短到3秒内。只用一天,45亿参数量大模型就能完成训练,传统计算平台很难做到。
发布会上,面向全球科研人员的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正式启动,CFFF平台将为参赛队伍提供免费训练算力。大赛预期招募5000支创新团队,各赛道的优胜选手还将获得CFFF平台算力支持、与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及各基础学科开展科研合作的机会。
未来,CFFF平台还将持续扩大其算力规模,并向复旦校外的科研机构、高校、医院、高科技企业等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