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原位破碎肿瘤细胞和血管微循环 激发机体产生持久特异性T细胞——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进入临床应用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2




  记者 徐瑞哲
  “冷热”兼攻、多种模态,治疗肿瘤找到新方法。
  昨天,全球首创的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在沪“上线”,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以精准的热剂量控制技术,有机融合组织冷冻和射频加热技术,让人类抗癌迎来新时代。
  这一成果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教授创新团队与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代表的临床专家,历经多年跨学科协作,医工交叉结合而成。这一原创系统由上海美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产业转化,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于今年6月9日获得上市许可。
  记者了解到,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在大幅度提升肿瘤局部消融精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原位破碎肿瘤细胞和血管微循环,大量释放特异性抗原,重塑肿瘤微环境,激发机体产生持久特异性T细胞实现抗肿瘤免疫,有效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提高患者长期治疗获益。
  作为联合体主席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校联合、跨越学科,凝聚多个肿瘤微创诊疗的创新技术平台,成立肿瘤多模态微创诊疗创新技术转化联合体。当天,这一创新转化联合体2023年会上,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院士表示,有机结合多种肿瘤治疗新技术的优势,实现1+1>2的临床效果,是现代肿瘤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与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的临床探索方向不谋而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文涛教授从临床应用探索的角度,以单细胞测序等先进分析手段,揭示了多模态肿瘤治疗有望实现从局部精准安全的病灶灭活,到全身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激发抑制复发与转移的跨越式发展,为临床肿瘤治疗带来全新的平台与希望,描绘出介入免疫时代新蓝图。
  未来,联合体将融合智能医学影像技术、医疗机器人技术、生物治疗技术,构建全新的自体特异性免疫肿瘤治疗生态,推出更多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之类的创新治疗平台,携手共促肿瘤创新疗法不断发展,为临床带来更多创新诊疗利器,造福癌症患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