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玺撼
距离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开放已过去170多年,虽然城市环境已大幅优化,但让人通过亲近自然,暂时逃避都市喧嚣,缓解疲劳、释放压力,始终是城市公园从诞生至今的核心功能。
在上海,不断涌现的口袋公园已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公园,更近似于一种叠加了多种功能的公共空间。
具体提供怎样的功能,每座口袋公园不尽相同,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用高品质空间点亮百姓生活的初心始终不变。
以人为本
去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数据,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中国已建设和改造口袋公园近3万座。
在上海,作为实事项目的新建改建口袋公园项目均超额完成。
这些新增的口袋公园均具有传统公园的功能,但在上海,口袋公园“只是公园还不够”。
“城市建设的第一标尺是人,先让群众‘点菜’,才能赢得群众‘点赞’。”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刘悦来看来,口袋公园要开门办,政府、社区、规划师、居民等要齐心协力,使其成为城市微更新、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触媒”。
东绣路锦和路路口,有一座8000平方米的东锦园,这座“街角的城市乐园”的设计方案曾三易其稿,“纠结”的重点在于宠物友好功能。浦东新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绿化科科长杨乾坤介绍,东锦园之前是郁闭度很高的公共绿地,但早期设计时只留了一个小广场和几条小路,而周边社区密集,公共空间有限,结果经常看到小孩、老人和宠物挤在一起的场面,舒适度、安全性都是问题。
去年夏天开放后,东锦园让上海绿城的居民喜出望外。看着爱犬熟练地走过独木桥,居民老张说这可能是全上海第一座有宠物乐园的口袋公园,“家门口”就有专门的草坪和互动设施,解决了很多在小区里遛狗的烦恼,“这座公园很有心,把儿童区、景观区和宠物区分开,这样一来,追求不同功能的人群自然分开,宠物和老人、孩子发生冲突的情况大幅减少。”
马当路复兴中路路口的追梦园有一座白色的尖顶小屋,这是上海种业负责运维的黄浦市民园艺中心,来逛口袋公园的周边居民和白领经常忍不住买上几颗种球或几枝鲜切花,多数商品不超过10元的单价诱惑力十足,意犹未尽的顾客还能把种植用的基质、肥料、花盆等园艺资材带回家。
越来越多的花鸟市场迁走或关闭,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人们亲近“鸟语花香”的机会越来越少。追梦园捕捉到了这种渴望,陶醉于微型世外桃源的他们可以带回一份绿意,把细微的美好延续到生活和工作空间。
创造美好
口袋公园是市民生活的“主角”,对不少居民来说,它们是城市开放空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
以人为本是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上海希望强调公共空间之于城市更重要的意义,是用高品质空间激发人对于空间的塑造、参与和分享。
就在上个月,一辆“绿化大篷车”开进乐汇小游园,老人们听课,学习兰花怎么鉴赏养护;中青年购物,在各色时令花卉中流连忘返;孩子们做自然笔记,用彩色铅笔描绘八仙花的花、茎、叶。
有趣的是,这些市民大多是在口袋公园里邂逅了活动,而非事先报名预约。日晖六村的小朋友朱倩影说出了简单的原因:“大家都知道那里经常有活动,即使没有活动也可以玩很久。”
不怕活动冷场,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佳有自信:“设计好的口袋公园可以精准引来目标人群,激励他们充分享受这片空间,甚至和我们一起开发新功能,主动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与生活。”
要做到精准引流,先要被人看到。乐汇小游园位于漕溪路、三汇路和中山西路合围的三角地块,80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过去藏于防护林中,许多在附近住了多年的居民都不知道这里。
改造后,这片区域的地面与最外围的人行道平齐,并打开围墙,去除影响通行和视野的障碍物,还通过抽稀、优化植物品种等方式,让整体空间更加通透。此外,高架桥柱彩绘、彩虹桥、七彩毛毛虫滑滑梯等设施大胆采用鲜艳的色彩,扮靓了灰色空间,对从北面华亭宾馆、徐家汇体育公园和从南面宜家商场过来的行人来说,很抓眼球。
进一步找准游客,靠细分区域和功能。从高空俯瞰,乐汇小游园分为以橙色为主的儿童区、以蓝色为主的青少年区、面向全年龄段游客的旱溪景观区以及由两层彩色集装箱组成的公共服务驿站。
在青少年区,两片圆形的篮球场上,篮架高度被降低到1.5米至1.8米,一旁设有家长可以休息和助威的观众席。驿站则配有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还陆续嵌入了食品售卖、物品寄存、社区服务等功能。各种有针对性的设计引导人们走向适合自己的区域。
夜晚,北翟路哈密路路口的斑马绿地内,叶片形花坛打出的灯光与水雾结合,呈现出“斑马”形象,隔壁的洛克公园里不时传来进球后的欢呼声。在白天,这里还有木兰金银扇和小梨园戏曲串烧演出。
和许多口袋公园不同,斑马绿地在生态空间外大量“留白”,仅在开阔的区域设置了4个“客厅”:由“8”字形矮墙围起的粉色旱冰场,红色的艺术装置“漂浮的廊亭”,使用3D打印工艺的木结构艺术展示空间“融”,喷涂斑马、火烈鸟、猎豹等动物卡通纹样的集装箱房驿站。
这些“客厅”和附近的空间能静能动,仅今年上半年,就举办了飞盘教学、苏河源非遗主题集市、姐妹运动会、“家园之歌”百姓舞台等十几场活动,下半年,公益伙伴进社区、咖啡共享书房快闪等十几场活动已将斑马绿地的“排片表”占满。深受白领喜爱的拓印体验、香囊制作、投壶、捶丸等民俗活动的名额更是早早被“秒杀”。
“在上海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口袋公园可以成为一个抓手,带动整个街区的活力和发展。”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王晔菲表示,斑马绿地与主要吸引体育锻炼人群的中环桥下空间实现功能互补,是为北新泾街道的年轻人专门打造的社交空间,让他们愿意逗留并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