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宁德蕉城:支部联建,联出村强民富新气象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83
  山村初夏的夜晚,凉风习习,错落有致的民房散落在郁郁葱葱的竹海下,显得宁静而和谐。在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上竹洋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场中心村党委联席会正在举行。
  “今年我们6个村成立了中心村党委,1.3万亩竹林全部流转到位,企业也办起来了,现在要抓好产品质量这一关。”
  “大家要继续做好竹和笋这两篇大文章,我们要发动更多的在外乡贤一起跑市场、当销售员。”
  “还要引进经营人才,开设带货直播平台,卖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这样村集体和村民才能实现双增收。”
  中心村党委副书记、上竹洋村党支部书记杨庆朕正在和参会的其他5个村党支部书记讨论着,你一言我一语,十分热烈。
  上竹洋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近年来,依靠村里毛竹资源多的特点,村集体流转4000多亩毛竹林,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村680名村民成了股东,毛竹制品初加工厂、竹下种植养殖基地相继建立,盘活了村里沉睡的竹林资源。过去两年,村民分红8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7万元,靠一根“竹子”实现了强村富民。
  “一村富不算富,要让周边村一起富。”杨庆朕看着其他5个村的变化不大,特别是村集体经济依然薄弱,便牵头开展支部联建、产业联办,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走大家一起富的路子,就有了以上的场景。
  “以前我们山区村没什么产业,大多村民都出去打工、做小买卖,一年到头虽然能赚到一些钱,但照顾不到家里人,也不是个长久的办法。现在家门口有活干,还有固定分红,我们周边几个村回村里做事的人越来越多了。”说起支部联建后几个村庄发生的新变化,上竹洋村老党员杨庆福脸上堆满了笑容。
  同是山区乡镇的赤溪镇也通过支部联建抱团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
  “我们主要以村社共建为突破口,推动全镇12个村党支部与供销社联建。”赤溪镇党委书记赵兴锦说。
  赵兴锦口中的“村社共建”,就是利用乡镇供销社的土地房产资源和经营服务优势,以“村级党组织+基层供销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成立强村公司,供销社占股40.98%,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占股59.02%,村社共建综合体,发展农村电商、庄稼医院、农资农产品经营、供应链服务、技术平台、土壤改良等“全链条”农业产业。
  “综合体大楼可用面积1500平方米,里面有农贸市场、日用商品超市、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区、农产品直播平台、村社共建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共建综合体负责人江通光说,去年开始运营,预计农副产品年销售额可达5000万元,不但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增收也十分明显,农产品、农资买卖都可以在这里完成,成为全省“惠农工程”示范平台之一。
  支部联建,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让群众尝到了甜头。2021年以来,蕉城区开始实施村集体收入薄弱村“造血”计划,通过支部联建、资源共享、项目合营、人才同育等措施,推动强村带弱村,力争在今年实现村集体收入薄弱村“清零”目标。
  截至目前,蕉城区已建立支部联建体26个,覆盖全区51%农村基层组织,成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97家,建成实体经济项目63个,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添势。(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钟华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