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一站式”手术为患者上“双保险” 房颤消融与左心耳封堵治疗方案可降低治疗费用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4
记者 俞陶然
  全球顶级心脏介入学术会议Euro-PCR(欧洲心血管介入会议)近日在巴黎举行,上海企业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在大会上公布了AnchorMan左心耳封堵器上市前临床研究的最新结果。这是关于房颤消融与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这种手术在中风高风险患者中的可行性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房颤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1.5%,在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等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加。当患者发生房颤时,心脏各处的心肌“各自为政”,无法有规律地收缩,使心脏难以正常推动血液流动,血液流动不畅就有可能形成血栓。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而且引发的后果也更加严重,所以在房颤治疗中,恢复正常心律与预防中风同样重要。
  房颤消融术与左心耳封堵术都是针对房颤治疗的微创伤手术,前者是治疗患者的房颤疾病本身,后者是为了预防房颤患者形成血栓并引起中风等危险。过去,房颤患者通常需要通过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来预防中风,然而长期抗凝可能会造成患者凝血功能下降,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东亚人群来说,存在大出血等风险。此外,终身服药对患者也是一种经济上的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左心耳封堵术应运而生。它通过闭塞房颤患者最容易形成血栓的部位——左心耳,使其即使形成血栓也不会脱落,并随血液流动堵塞重要器官的供血血管。研究显示,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90%以上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能封堵左心耳,将其隔绝在系统血液循环之外,就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疗绝大多数房颤血栓形成和引起的问题。
  左心耳位于左心房的左前外侧,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内部形状极不规则,沟壑起伏较多,所以更容易瘀滞血液,形成血栓。左心耳封堵术通过大腿上的股静脉伸入导管,将封堵器输送至左心耳。到达左心耳的封堵器自动膨开,像塞子一样将左心耳封堵住,阻断左心房和左心耳内的连通,使左心耳内形成的血栓不致脱出并游走于全身血管,也就避免了血栓栓塞的隐患。
  左心耳封堵和导管消融都属于介入微创伤手术,而且存在相同的手术操作步骤,都需要使用导管穿刺进入股静脉并穿过心脏房间隔,所以形成房颤消融与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解决方案。
  此次在国际心血管大会上发布的研究成果,为这一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为首席研究者之一,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表示:“本次临床试验中‘一站式’手术占比超过70%,研究数据证明了‘一站式’手术在这类高风险患者中的可行性,没有增加全身性栓塞和器械相关血栓等围术期和后期不良事件的风险。用一次手术就达到治疗房颤和预防卒中的双重目的,不仅为患者上了双保险,也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