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晨薇
昨天,浦东新区瞄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集中发布了三大最新举措: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市区合作、落地新一批大企业开放中心、推出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等一系列科创策源重点平台。以此为起点,一个“一体两翼”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格局将在浦东加速打磨成型,从起步阶段的基础创新、从0到1的成果转化,再到加速阶段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打造创新“核爆点”。
据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将构建国家、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级合作机制,从2023年起,每年三方共投入1.2亿元、持续5年,通过地方资金的加入,进一步争取国家投入支持,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今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联合基金指南中,浦东有1项集成项目和11项重点项目被采纳,涵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关键领域,涉及金额近4000万元,约占全市1/3,彰显浦东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
未来,浦东还将探索建立联合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争取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作出浦东贡献。
为了加速创新,浦东深化推进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促进区域创新生态进一步走向高质量发展。昨天,中移尚研科技创新中心、关键战略与前沿新材料开放创新中心、华大半导体汽车电子芯片开放创新中心、费斯托AX创新中心等18家GOI正式授牌,推动GOI总量达到65家。
作为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费斯托此次以亚太技术中心实验室和客户体验中心为平台加入了GOI,计划围绕公司在汽车电池、太阳能、生命科技、物联网等行业的自动化创新应用,持续赋能合作伙伴、初创企业。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贝斯滕表示,“我们已经把在金桥综合保税区内的实验室扩张到2000平方米,计划投入1000万元左右,提升本地的技术研发实力,同时也会开放更多功能给各行业合作伙伴做定制化产品研发和测试,可共享功能包括流量、速度、真空、内部故障测试等。”
昨天,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上海流程制造工业软件研究院、上海创药孵化器、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先进超声技术研究所、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张江开放式创新中心、武汉大学(上海)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等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点平台共同落地浦东,涉及量子科技、应用数学、人工智能、创新药研发、工业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为浦东打造创新高地注入澎湃新动能。
其中,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是开展量子科研的重要载体。仪式上,浦东新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签署协议,基于合作共进、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建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教基地、高水平人才聚集高地以及量子创新技术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