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小昆山镇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投用 提供“四位一体”医疗服务 农民“动迁上楼”,家医就在门口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69
记者 李成东
  在家门口体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康复服务;患有基础病的老人不用再每周奔波市级医院,在家门口就能开药做治疗;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做体检筛查,体验呼吸睡眠康复等健康服务……
  这一幕幕发生在松江区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从半年前,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后,可信赖的家庭医生团队、“一站式”中医药服务、功能齐全的康复门诊,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小昆山镇数万名农民“动迁上楼”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精准对接护理服务需求
  改扩建后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焕然一新。记者看到,中心设有康复门诊和特色睡眠门诊,在原有常见病、多发病康复服务的基础上,有机整合传统中医与现代康复技术,继续拓展中医康复特色服务品牌,场景也逐步延伸,特别设置了多个功能区,以满足不同康复人群需求。
  “在硬件方面,康复中心配置了7大类55套康复设备,可开展68项康复治疗项目,其中包括以康复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先进设备。”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朱玉龙告诉记者,考虑到辖区内老年患者比例较高,呼吸方面问题较为明显,康复中心在独立设置的康复病区特别配备了床旁呼吸康复训练仪、便携式吞咽障碍治疗仪、排痰仪及理疗仪等设备,为住院患者提供床旁康复服务。
  朱玉龙说,完善和提升康复中心医疗护理服务供给水平,就是希望满足小昆山镇居民在家门口就医需求,更精准地对接老年人多样化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这是吴维华第六次来社区康复中心做化疗后的PICC护理。77岁的吴维华感慨地说,以前每周要去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才能治疗,路上奔波不提,排队就要很久。“现在走路10分钟就能到,太好了。”
  探索“四位一体”家医模式
  除了满足居民求医问药的基本需求,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通过开展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开始“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我们的愿望是,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做医生的朋友。”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陈彩霞说。目前,小昆山镇已签约居民近23800人,全人群1+1+1签约率45.4%,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人数12378,签约率达81.3%。
  2017年,小昆山镇打破门诊医生只管门诊、病房医生只管病房的分治局面,推陈出新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家医服务模式:16名全科医生整合成4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配备家庭医生助理(护士、公卫医生、乡村医生),家医团队按区域划分“责任田”,通过门诊分诊信息系统,居民可获得由相应家医团队提供的门诊诊疗、住院查房、卫生服务站诊治和家庭出诊随访“四位一体”一条龙服务,从而实现了“中心门诊—住院病房—卫生服务站—居民家庭”的无缝衔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