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十大编辑家”之一 范泉编辑《文艺春秋》全套影印本出版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2


《文艺春秋》原版期刊(左)和新出版的影印本。资料图片
  记者 施晨露
  1986年8月,一位古稀老人从青海乘长途列车到达上海北郊铁路站,此时距他阔别亲人和家乡,孤身一人客居异乡已整整28年。这位老人名叫徐炜,1916年9月出生,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人,而他更为世人熟知的是他的笔名——范泉。范泉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十大编辑家”之一,1937年起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曾主编报纸副刊、杂志、丛刊、丛书数十种,尤以20世纪40年代的《文艺春秋》和晚年主持编纂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影响甚巨。
  1987年,范泉提出编纂《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的设想,在他主持下,经过十年努力,终在1996年出齐这套两千余万字的大型图书,弥补了我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时期,文学资料整理出版和学术研究的空白。1997年,这套大系获国家图书奖最高奖——荣誉奖。然而,作为范泉编辑生涯中另一座高峰的《文艺春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近期,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全套《文艺春秋》,成为该社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开展文献影印工作的最新成果。
  在世纪出版园举行的出版座谈会上,范泉次子徐海安向上海韬奋纪念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捐赠了家藏全套《文艺春秋》原版期刊。
  范泉曾回忆创办《文艺春秋》的缘起,是为“占领文化阵地”。作为综合性的新文学杂志,《文艺春秋》文学视野宽广,发表作品体裁多样。“判断一个文学杂志成功与否,拥有哪些作者,是一个首要的标杆。《文艺春秋》的作者群是广泛而又强大的,如五四时期的代表作家郭沫若、茅盾、闻一多、叶绍钧、王统照、田汉、丰子恺、许杰、欧阳予倩、洪深、黎锦明、陈翔鹤、赵景深、钟敬文等,如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文坛翘楚巴金、戴望舒、施蛰存、李健吾、靳以、顾仲彝、沉樱、臧克家、艾青、艾芜、师陀、端木蕻良、王西彦、唐弢、柯灵、李广田、骆宾基、黎烈文、戈宝权等,上世纪40年代崛起的刘北汜、杭约赫(曹辛之)、汪曾祺、黄裳、何为、谷斯范、阿湛、司徒宗、沈子复、欧阳翠等,还有范泉自己,都是《文艺春秋》的作者。”为《文艺春秋》影印本撰写前言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指出,“范泉创办了《文艺春秋》,《文艺春秋》也成就了范泉这位独树一帜的新文学编辑家。”
  在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青生看来,《文艺春秋》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是范泉在出版领域做出的两个有形的贡献,他的编辑理念、编辑精神以及编辑工作的技巧则是无形的贡献,更值得后来者研究和学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