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让观众体会音乐之美,让世界感受中国之美 “时代交响”展演在沪启幕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35


  记者 吴桐
  昨晚,在上海交响音乐厅,张橹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演绎作曲家赵麟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展现一幅咫尺千里、穿越时空,富有中华民族人文哲思的音乐画卷,为“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启幕。
  为期1个月的展演,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7家交响乐团和4家民族管弦乐团将上演22场音乐会,演绎41部优秀原创作品,全面展现我国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22场音乐会中,有11场在上海演艺大世界核心示范区上演。展演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艺术讲座、乐团排练开放日等文化惠民活动,让更多观众走近音乐艺术。
  迈向高峰,展现十年发展成果
  为期1个月的展演,来自全国的11家乐团将先后登场,包括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深圳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共7家交响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共4家民族管弦乐团。
  展演作品有的来自“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也有党的十八大以来参演乐团委约新创的作品。其中包括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交响曲《中国1921》《星辰大海》,民族音乐史诗《英雄》、民族管弦乐《风雅颂之交响》等41部优秀原创作品。
  此外,7家交响乐团将在上海演绎众多西方交响乐经典,展现各自实力。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布鲁克纳《d小调第三号交响曲》、杭州爱乐乐团演绎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上海交响乐团演绎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贵阳交响乐团演绎拉赫玛尼诺夫《a小调第三交响曲》、中国交响乐团演绎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深圳交响乐团演绎马勒《第五交响曲》。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说:“近年来,全国各地优秀乐团演奏水平不断提高精进,将全世界交响乐经典带到中国,为繁荣文化市场、普及音乐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贡献。此外,过去十年,中国作品创作繁荣,讴歌时代,充分展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希望这次展演可以推动乐团建设和中国原创作品创作,也让更多观众体会到交响乐之美。”
  扎根沃土,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展演中,多部作品用交响乐的语言回顾历史、致敬英雄,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广州交响乐团将在常任指挥景焕执棒下,献演作曲家李海鹰作品《中国1921》,展现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和历久弥坚的百年初心。中国交响乐团“龙声华韵”交响音乐会,将呈现献给抗疫无名英雄的《生命的歌》、致敬建党百年的《破晓日出》以及赞美浦东改革创新发展历程的《浦东交响》选段《遇见》等曲目。深圳交响乐团将演绎张千一作曲的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讴歌赞美伟大的祖国。
  展演中多部作品取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今年7月在沪世界首演。饱含中华民族意蕴的国乐之声,与成熟的交响乐创作技法结合,辅以中国经典诗词文本,营造出东方美学意境。首演几个月来,已有多家乐团接力,在全国演出20场。此外,上海交响乐团还将携手青年指挥家孙一凡、青年小提琴家林瑞沣献演委约作曲家周天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夜途》。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此次展演将交响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切磋。乐团之间、艺术家之间、不同艺术表达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也用到了民族乐器和民族声乐,中西融合,希望能让世界感受中国之美。”
  此外,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的《乐是故乡明》音乐会中,姚晨创作的《远渡》将在沪世界首演。作曲家用丰富多彩的乐队声音,呼应韩美林作品《天书》所呈现的远古文字和符号的艺术世界。
  展演中,多部作品扎根沃土,展现了丰富的地域特色和历史人文底蕴。广州交响乐团将上演周天创作的《都会》,描绘一个繁华与市井并存、古旧与现代交织的千年都会。杭州爱乐乐团将上演叶小纲作曲的《七阙西湖》,灵感来自我国历代诗人创作的关于杭州的著名诗篇。深圳交响乐团将演绎由叶小纲创作的《美丽乡村》,表现新时代中国美丽乡村的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贵阳交响乐团将演绎韩兰魁作曲的《河西走廊》,融入汉、藏、蒙古、裕固等多民族的音乐元素,表现河西走廊在历史变迁中留下的印迹。
  “国潮”崛起,感受民乐的传承与创新
  上海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4家民族管弦乐团也将先后亮相展演,让观众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民族音乐史诗《英雄》,用民族音乐诠释了盘古开天、伶伦制律、仓颉造字、大禹治水和后羿射日等5个神话传说,让观众感受流淌于民族血脉之中的英雄精神。此外,乐团还将带来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将音乐、绘画、多媒体跨界融合,新生代民乐演奏家将展现民族音乐的青春气息和时尚质感。
  中央民族乐团打造的原创民乐音乐会《中国节》,以中国“农历年”各时间节点为轴,选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用中国传统音乐阐释节日内涵。在《壬寅虎啸》音乐会的舞台上,继承与创新亲密对话,传统与现代碰撞火花。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致敬大师·彭修文作品”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将集中呈现《丰收锣鼓》《秦·兵马俑》等由彭修文创作、改编的民族管弦乐名曲,向一代民乐大师致敬。此外,“中华崛起”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选取一组原创中国管弦乐名曲,《大河九曲》选段展现黄河流域的音乐文化多元性,《崛起》深情讲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
  年轻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已连续五年来上海“闯滩”,此番参与展演,由艺术总监彭家鹏执棒,带来《风雅颂之交响》经典作品音乐会和民族交响套曲《江河湖海颂》,融汇江南的声音和国际的语言,展现乐团在中国民族音乐的现代化、交响化创新道路上的不懈探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