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里 千余名孩子“投递”出对祖国的祝福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28


  “我希望世界的病毒全都消失……”昨天下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庭院内,来自青浦区嵩华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姚盛豪,在一张红色卡片上写下祝福。
  国庆长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推出“我与祖国共成长——致未来的我们”活动。活动现场,孩子们从志愿者手里取过一张张红色卡片,分别在“致亲爱的祖国”和“致未来的我”上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及对自己的期待。
  在“致未来的我”上,姚盛豪这样写道:“我想当一名消防员,在祖国有危难的时候廷(挺)身而出。”即便有一个错别字,但并没有影响他的真挚感情。10岁的姚盛豪神情坚毅,他告诉记者,“我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如果祖国有难,我会挺身而出。”
  6岁的苏展锐就读于宝山区的山海小学。这一天,母亲田女士带着他和3岁的妹妹一起来到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祝伟大祖国富强。”他写道。
  “新中国生日快乐!越来越强大!”上海晋元中学的初一学生叶子,这样写下祝福。国庆长假临近尾声,在她参与的所有长假活动中,她把这一次的活动意义排在了第一。“把对国家的爱写下来,我感觉到特别开心,这比出去旅游更有意义。”
  同样觉得开心的,还有浦东香山小学三年级的顾倬安。“祖国就是我们的妈妈,她一直在保护我们,我希望祖国繁荣富强。”
  孩子们将写好的红色卡片折成一个个小纸块,装进红色或金色的塑料小球里,并投入一边的透明“邮箱”里。那里,已经装了不下千只塑料小球。这意味着,至少有1000多名孩子“投递”出了对祖国和对自己的祝福和希望。
  “把对祖国和对自己的祝福和希望装进时间胶囊,博物馆将为孩子们封存这一份梦想。”志愿者吴慧莉告诉记者,这些时间胶囊将被“寄”往未来,“明年建党百年时,会从这些时间胶囊中抽取出一些幸运儿。”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不少小朋友在写对自己的未来期望时,写下了“我以后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