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如今的中国高校招生,告别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却又陷入千军万马奔部属院校的怪现象。中国高等教育的立交桥该如何架设?4月29日,全国130余所地方高校“掌门人”汇聚上海大学,参加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
学生都往高处“钻”
目前,我国只有21个省级区域拥有部属高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原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院士在论坛上给出一组数据:2006年上海部属高校在沪招生比例为46.2%,其余30余省仅分享53.8%的招生计划;北京、上海和天津人口仅占全国3.28%,但部属高校招生录取比率却占34.61%。“千军万马为何都奔向北京、上海等部属高校集中的地区?”左铁镛提出。
他介绍,在瑞士,只有约25%的高中毕业生选择报考大学,其余75%的学生分别报考各类职业类学校。
“生态”期待均衡比
“我国高等教育同样需要建立起合理的‘生态’。”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院士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类与职业类学位的比例尚不合理。西方发达国家近50年发展过程中,培养的拥有科学类学位人才始终保持在20%左右,而职业类学位人才所占比重则由20%上升到60%,而我国职业类学位的授予比例只有近25%。他指出,地方高校在满足我国职业类学位发展需求、服务地区经济方面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