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筑一方沙盘,摆各种道具,微缩现实世界,投射内心世界:沪上心理学家在四川地震灾区采取“积极想象―――沙盘游戏”心理疗法,收到良好效果。4月10日,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心理学家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上,这种心理援助实践得到与会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支持。
“积极想象”治疗方法以荣格心理分析学说为基础,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备受关注的“沙盘游戏”心理疗法。一盘围棋盘大小的细沙,还有各式各样的小沙具,包括代表现实人物和虚拟人物的人形角色,以及建筑、车辆、山水、草木、动物等,构成了沙盘世界的要素。接受治疗的游戏人在沙盘上布局谋划,自主选择摆放不同沙具,建设自己心中的理想家园。沙盘治疗师根据这幅“心灵地图”,可以分析出游戏人的某些心理问题。在一次次重建沙盘的过程中,治疗师潜移默化进行开导、启发,治疗游戏人的心灵创伤。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周,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申荷永和他的妻子―――广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高岚,就组织起一支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赶赴灾区,利用沙盘游戏等治疗手段,开展灾后心理重建。近一年来,他们相继在北川中学、东汽小学、东汽中学、汶川水磨小学、都江堰祥园、德阳南滨、德阳天元建立了7个“心灵花园工作站”,坚持工作至今。截至目前,四五十名长期工作人员以及200多名流动志愿者,已为千余名灾区儿童提供了个人和小组治疗。一般而言,儿童在十多次的沙盘治疗后,就能模拟出积极健康的沙盘图景,不少孩子因此走出了一语不发的自闭状态,恢复了正常交流。
会上,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主席赫斯特・所罗门呼吁所有IAAP会员关注和支持四川震区心理援助服务,并表示将利用学会资源和技术优势,帮助提升这种灾后心理治疗的效果。IAAP和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两个国际组织均已专门派出心理治疗师,前往“心灵花园工作站”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