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切割点火
4月28日,上海海洋装备产业“双喜临门”:一是中国首座深水海洋钻井平台在外高桥船厂开工兴建,二是上海临港海洋工程制造基地开工奠基。紧紧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发展海洋经济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机遇,上海着力打造的世界级海洋装备产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4月28日开工的钻井平台是当今世界领先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自重30670吨,最大工作水深3050米,钻井深度12000米,计划于2010年年底交付。
该钻井平台的拥有者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和上海外高桥船厂联合承担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它不仅填补了中国在大型深水钻井平台项目上的空白,而且对于提高深水作业能力和海洋工业装备制造水平,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配合海洋装备产业发展,4月28日开工的上海临港海洋工程制造基地将可以年产半潜式钻井平台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2座,年生产船用生活模块50个,特殊模块约1000个。从15万吨、17万吨、30万吨FPSO,到如今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外高桥船厂通过六年时间的努力,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进入了世界海洋工程建造顶级俱乐部。
4月28日登上长兴岛,只见绵延数公里的岸线上,几个足球场大小的船坞依次排列,一艘艘巨轮在其中显现轮廓,这将是未来全球最大的造船基地。
在短短的不到3年时间里,一片荒芜的滩涂已经变成热火朝天的船坞和车间。以一号线为例,一号线建设用地面积170.80万平方米,拥有岸线1322米。从2005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如今形成两座巨大船坞,其中一号船坞长520米、宽76米、深6.8米,配备600吨门式起重机2台;二号船坞长510米、宽106米、深6.8米,配备600吨门式起重机2台,都是船坞中的“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