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擦亮“窗口” 让世界感受上海的美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5

  北京奥运会即将进入百日倒计时,奥运盛会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上海作为奥运赛场之一,今夏也将迎来各方宾客。
  提供各项服务的“窗口”行业,应当以此为契机,大力提升服务质量,展现上海人的热情和文明,给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尊重,在于每一声称呼
  “有时去饭店就餐,遇到拥挤的时候需要在门口排队等位。等到轮到自己时,服务员冲着我直叫‘喂,喂,你快点进去。’本来兴致盎然来就餐,一下子情绪全无。”市民顾小姐说起自己的经历,有点来气:“顾客是商家的客人,他们的名字不应是‘喂’!”
  礼仪专家指出,姓名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尊严。牢记交往对象的姓名,就意味着重视对方。把服务对象唤作“下一个”、“那边那个人”,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此外,注意对象的角色定位也很重要。比如用“老板”去称呼一位知识分子,用“同志”去称呼一位外籍客人,很可能弄巧成拙。
  和气,在于每一个眼神
  在机关工作的王女士最害怕去超市购物。她说,每次去超市都有种被人提防的不信任感。“一进店门,工作人员就会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仿佛我是个贼。当我拿着超市的优惠信息询问该产品在哪个货架时,工作人员又都消失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对方冷冷地回答‘侬自己不会去找?’”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提出一个著名公式,即人类全部的信息表达=7%语言+38%声音+55%体态语。王女士抱怨,在需要服务的时候,超市工作人员的语气和态度总是不尽如人意。“一次我刚刚拿起一罐调味品找生产日期,超市阿姨扔过来一句‘玻璃瓶子,当心敲碎!’语气眼神充满轻蔑。为什么她就不能上前用和善的口吻向我介绍呢?”
  仪态,在于每一个细节
  去银行办理业务回来,退休教师贾女士有不少意见。“我忍不住想对那个男银行职员说,‘小伙子,你该洗洗头了。白色的头皮屑落在深色西服上,实在太刺眼了。’”“银行里另一位女职员又太注重打扮了,我有好几次去,都看见她乘没客人时偷偷剪指甲,或者涂指甲油。”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作为服务人员,更应注重仪表修饰,定期修剪头发、清洁衣物。如果服务人员容貌端庄,妆面协调、衣着整洁,被服务的对象会感到赏心悦目。但这些功夫绝不应该在上班的工作时间里完成,更不应该当着服务对象的面涂脂抹粉。
  善意,在于每一个手势
  刚从日本旅游归来的诸先生说,日本窗口服务人员谦和有礼的待客之道令人印象深刻。
  每次在景点买票,景点的工作人员为了统计旅行团人数,都是手掌向上,做一个“请”的样子,然后逐一统计,绝对不会像指示物件一样只伸出一根食指漫不经心地边数边点人头。在地铁向工作人员问路时,日方工作人员也总是保持手臂伸直、手指并拢,手掌向上的姿势,一边指路一边用眼神望向客人,确保客人已经明白道路方向。只是一个小小手势的不同,却让客人如沐春风。
  在日本,到银行办理业务像一种享受。宽敞整洁的大厅里,有一排排沙发供顾客休息,旁边有各种画报书刊供顾客阅读,还有花卉盆景,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要办理业务,可先到台前取票,然后坐在沙发上等候。在日本,让顾客站着排队被认为是对顾客的不礼貌。银行营业员全都微笑服务,那种笑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无论是递表格还是递钱币,都是双手,然后向顾客点头致意。负责咨询的员工更是百问不厌,来有迎声,去有送声。
  德国人对工作一丝不苟,在社交场合也举止庄重,讲究风度。他们在工作场合喜欢穿戴颜色款式比较素雅的服饰,在言谈举止上较为自律。为你服务时,几乎见不到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他们把这些动作视为对服务对象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养的表现。
  “白金法则”与“三A原则”
  “白金法则”是美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德拉、奥康纳等人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在服务岗位上,若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了解交往对象需要什么,然后在合法的条件下努力满足对方。
  这意味着,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意识到如何做到服务于人,做到处处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要做到对被服务对象时时有求必应,事事不厌其烦。同时,服务者需具有换位思考能力,在服务时真正地容纳和善待对方,而不是排斥对方。此外,在服务过程中,服务者应出自一种正确而健康的心态宽以待人,尊重服务对象,善待服务对象。
  另一条在服务中需要被遵守的原则为“三A原则”,即“Acceptance”(接受),“Attention”(重视)“Admiration”(赞美)。在服务礼仪中,“三A原则”主要是服务人员向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敬意。在向对方提供服务时,服务者需要学会倾听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说话,设身处地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适时、恰当地赞美服务对象,处处体现对对方的肯定。
  用心提升行业服务品质
  艾伦
  一座城市的美,不仅在于其“风土”,也在于其“人情”。有时候,感受人情厚薄留下的印象,远远深过风土。
  上海不乏风土之美:迷人的外滩、时尚的新天地、摩登的陆家嘴、壮观的洋山港……然而,试想一位远方来客刚欣赏完外滩美景回酒店,却被出租车司机欺生痛宰;刚想慕名饱餐一顿中华美食,却先被服务员生硬的态度气饱了肚子……只是因为一些“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的“粗糙”表现,原先存留在客人脑海中的关于上海的美好印象,都会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了。
  让我们以迎接奥运会为契机,一起用心,共同提升“窗口”行业服务质量。擦亮每一扇“窗”,让四方宾客能通过“窗口”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和真诚,感受到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窗口
  一位企业家去某地咨询投资事宜,等他赶到当地某局时,还有半个多小时就要下班了。但服务大厅里,五个窗口就只剩下一个窗口还开着。年轻的女工作人员正在眉飞色舞地煲电话粥。
  他连声对那位小姐说了三次“您好”,结果什么反应也没有。十分钟过去了,这位小姐终于挂断了电话。看见窗口前站了一个人,头也不抬地说“明天再来”!“可明天是周末……”“那就周一再来,还用我教你?”年轻的女工作人员抬起了头,翻了一个白眼。
  企业家说:“我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而且现在还不到下班时间……”谁料对方抢白道:“那我容易吗?我还要接孩子去了,懒得跟你说”。“啪”的一声,她关上了窗口,也把一项原本可能落户本地的投资项目关在了窗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