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4月3日,长宁区人大代表“视频接待”选民。五位区人大代表在虹桥街道主会场,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与设在5个居民区分会场的选民进行对话。近40名选民向代表抛出身边“急难愁”,与代表聊聊“家门口的事”。
在虹桥街道接待主会场上,记者看到,金立宇代表正耐心听取选民意见。安东居委会选民向他反映,小区楼道的部分防盗门出现了关不上现象,需要进行维修,物业公司只负责轻微损坏的维修,防盗门损坏严重的话,更换费用需要居民承担,维修基金里未设置专项经费,这笔维修经费由谁来出,怎么筹集,这让居民很头疼。对此,金立宇代表说,防盗门这项政府实事要办好,后续工作也要跟上,他会把选民的问题转交给街道综治办,让他们尽早解决。除了小区安全外,选民们还提出了关于绿化、环境、物业管理等方面问题。
据悉,2003年长宁区人大代表在全市率先运用E-mail“网上接待选民”。去年长宁区人大创新代表工作机制,开始尝试“视频接待”选民,每次接待一般安排4-5名区人大代表参加,并不定期邀请全国、市人大代表以及党代表、政协委员和街道党政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这一年里,长宁区人大已组织了6次“视频接待”活动,收到选民意见87条。
视频接待选民活动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长宁区人大宣传处有关负责人说,视频接待结束后,代表会对选民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填写《接待情况表》。代表联络工作室负责对接待意见的督办工作,属街道工作职责范围内的,要求承办科室在30天内提出办理意见;属市、区层面有关法律或政策制定方面的,由代表联络工作室配合代表进一步调研,以形成代表书面意见或议案;属社情民意的,转交街道有关职能科室留作工作参考或整理后上报市、区有关部门。
该负责人说,还将在规定时限内做好接待信息的双向反馈工作,即把办理意见及时向选民反馈,将办理情况向代表反馈,并征求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
“视频接待让代表与我们之间的联系更近了。”参加“视频接待”的选民深有感触:现在不出小区,就能直接到设在“家门口”的分会场,同时与多位代表交谈,视频接待比网上接待更为方便。代表的体会也颇深:运用这种形式能同时和多个选区或居民小区的选民接触,拓宽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提高了代表接待能力和履职水平,这种创新手段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