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下周一(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天气、气候与我们呼吸的空气”。记者20日从市气象局获悉,我们呼吸的空气状况并不乐观,包括上海在内的整个长三角地区气溶胶污染严重,已属全球高值区。
据了解,近年来受污染影响,气溶胶逐渐成为威胁市民健康的气象因素。气溶胶是造成低能见度天气的重要原因,通常称之为“霾”。气溶胶主要是由人为产生的烟尘引起,粒子从几纳米到几十个微米大,可附着菌类等有害物质。气溶胶粒子越小,通过鼻腔进入人体的可能性越大,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近几年来,上海地区的气溶胶浓度逐年增加,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污染大值区。
今年世界气象日之后,气象部门将组织气象专家深入社区、校园宣讲上海气象灾害的种类、影响和防御措施。在本周日和下周一两天中,浦东新区、宝山区、嘉定区、南汇区和松江区的气象局气象科普馆都将向市民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