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3月12日,中国学领域最具权威的国际学术刊物《亚洲研究》主编J・沃瑟斯特朗教授,应邀登上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深度研究”论坛,发表了“关于21世纪上海10个遐想”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上海世博会正在改变西方人眼中世博过时的印象。
这位中文名为“华志建”的历史学者表示,在西方,普通人一般会将世博会视为早已好景不再的事物。只有摩天轮、太空针等一些世博标志,还能勾起欧美人的回忆。
2010年世博会更新了人们模糊的印象。“在吸引西方媒体报道上,上海世博会最终可能与北京奥运会等量齐观。”沃瑟斯特朗说,报纸、网站不断报道有新的国家签署协议,同意设立国家馆。他认为,上海已经迎来了“世博机遇期”,这将极大改变着上海的建筑环境和国际形象。
“在世博年之前,上海就使自己看上去更像一个刚举办过世博的城市,而不是一个正在筹办世博的城市。”这些办博的基础设施和物资条件不仅为世博而准备,也是世博后留下来的“遗产”。这位主编表示,上海是一座充满未来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