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产品日益增多服务不断延伸 上海资上海市场功能在创新中拓展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1

  上海资本市场忙尝“鲜”:银华基金近日签约“上证基金通”,成为首家“借光”证券交易系统拓宽销售的开放式基金;黄海期货55%股权日前正挂牌转让,成为首家“借道”产权市场谋求控股权转让的证券期货公司;宝钢权证定于8月22日上市,也将是首只“借势”股改重现市场的权证产品―――上海资本市场功能拓展全方位出击,正逐步构筑完善的市场体系。
  产品创新,拓展上海资本市场投资功能。继国内首只交易型指数基金上证50ETF今年2月上市后,借着股权分置改革,国内首只权证产品也将上市。权证投资的复出,再次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上证所透露,在宝钢权证上市后,长江电力权证、上证50ETF权证还将在年内陆续推出。除了权证,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主任杨迈军日前表示,推出股指期货、金融期货的条件已成熟,有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中。而股指期货的破题,同时拥有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的上海,也是业内公认的首选之地。目前,上证所和上期所都对股指期货这一新产品进行了充分的研究。
  市场自身服务平台的延伸,也拓展了上海资本市场的服务功能。产品投资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服务功能则是市场质量的体现。基于业务的拓展,“上证基金通”整合交易所交易系统和券商网络资源打造销售平台,为陷入销售渠道困境的基金公司开通一条新路。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成立拟上市企业服务中心,整合了券商、财务公司、银行、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力量,为拟上市企业铺就一条成长、上市之路。此外,为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证所定期举办上市公司董秘资格培训。所有的董秘必须通过交易所培训考核,执证上岗。
  为培养能够适应国际国内石油市场需求的高端人才,上期所首届“石油市场高级分析师研修班”也将于近期开班。这些基础性的培训工程,将提升整体市场的质量。
  资本市场应是多元化的市场体系,上海资本市场功能创新,在于突破传统资本市场的概念。与以往证券、期货公司因严重亏损而被托管、重组不同,目前,通过产权市场主动寻求资本换血、结构转型,正成为证券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也成为上海产权市场的一个新亮点。产权市场的日益完善,已成为传统资本市场的大后台。此外,建立在产权市场平台之上的上海股权托管中心规模不断壮大,成为众多非上市企业提供资本市场运作的前提,也为其今后上市打下基础。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已有43户企业在这一中心进行了股权的托管,股份规模达26亿多元。从上海产权市场到标准化的证券市场,从非上市企业到上市公司,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正初步形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