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3月9日早晨8点12分,轨交1号线一列车突发牵引系统故障被迫在莘庄站进站前停车,造成莘庄站大批旅客滞留。直到8点19分左右,故障列车退出运营,1号线才逐步恢复正常。此次列车故障造成运营最大晚点约7分钟。
今年2月份以来,上海轨交再次进入了故障多发期。据初步统计,短短30多天中,大大小小故障已经发生了8次,平均每周发生1次到2次。由于故障多数发生在运营高峰时段,使市民正常出行受到一定影响。
轨交故障为何频发?据轨交管理部门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客流激增导致了运能和运量之间的矛盾。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轨交日客流量从300万人次猛增至350万人次,其中单日最高客流已经突破400万人次,上周末达到了414万人次。同时,2月长时间阴雨天气也对正常运营造成一定影响。此外,随着轨交线网的不断扩展,运营管理体制在调度效率方面也存在若干问题,需要进行“扁平化”改革。
针对以上情况,轨交管理部门表示,将采取5项措施予以应对。首先是调整运营管理体制,构建“1个网络运营管理中心+4个运营公司”的网路管理新格局,以全网统筹调度和扁平化高效指挥来适应当前的大客流。其次,对全网络8条线路进行地毯式“体检”,排除隐患。第三,加强网络中央指挥室和各线路控制室的现场联动指挥协调,安排设备专业技术人员进驻中心合署值守。第四,提高应急抢修与处置能力,如增设3处应急抢修点和24名专业抢修人员全天候进驻,完善应急状态下与乘客沟通引导的工作机制。第五,继续增加运能,从根本上缓解拥挤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