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从3月3日召开的上海世博气象服务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中国气象局借调了曾担任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北京市气象局副总工王玉彬来上海加强世博气象服务。与此同时,在中国气象局世博气象服务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上海市气象局为主体的世博气象服务中心成立,标志着世博气象服务在世博会的临战之年全面进入临战状态。该中心下设世博气象台和预报、服务、探测与信息保障等分中心。
世博会期间,世博气象服务中心将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在全国气象部门的共同支持下,在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等方面形成较为全面的世博气象服务体系。
首先是将形成区域、长三角、上海、世博园区四道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圈,同时将建成较高密度的风廓线阵,形成物理化学相结合、精细刻画城市大气边界层三维细微结构的探测网。世博园区内,除了采用高分辨率的遥感观测外,还要实现多种探测资料的融合和综合观测。布设间距500米的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对世博园区的大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能见度以及降水量进行连续观测。
其次,在园区的浦东、浦西部分设大气成分站,观测大气臭氧、氮氧化物、PM10等大气物理化学状况;同时建设大气成分移动探测车,开展机动灵活的上下游大气成分移动观测。在世博园区用风廓线仪对从地面到3到5公里高度的大气垂直分层结构作连续观测,在园区增设2个大气电场仪,以加密园区及周边地区的雷电活动状况。此外,在园区增设微波辐射计、气溶胶激光雷达、激光云高仪、涡动通量站和太阳光度计等特种观测设备以加强对园区大气物理、化学状态的精细监测。通过以上观测系统的建设,给大气做每天24小时的“CT”扫描,精细刻划大气结构。使得世博气象探测能力达到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