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中午周末连续门诊医疗费用监控预警 23家市级医院缓解看病难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0

  6月6日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获悉,自今年3月下旬在23家市级医院中推行“优化医疗服务,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举措初见成效。据统计,4月份,23家市级医院中17家医院明显增加了专家出诊人次,与3月份相比增加9%。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立足公立、公益、基本,着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
  
  到三级医院就诊难、看专家门诊更难是上海市民反映看病难的突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按照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要求,各市级医院合理调整门诊结构,适度增加专家、专病门诊,增加副高以上医师普通门诊和急诊次数。4月份,23家市级医院中17家医院明显增加了专家出诊人次,与3月份相比增加9%。市六医院现开设的专家门诊数同比增加20%,新华医院新增了10个专病门诊,华东医院全院的136名副高以上的专家全部投入一线工作。仁济、龙华、胸科等14家医院开设了周六、周日门诊,并通过中午连续门诊,充实周六上午专家门诊力量等措施,满足病人就医的需求。各市级医院普遍通过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在专家、专病门诊开展预约就医制度。儿童医院率先将预约就医制度扩大到普通门诊,合理分流病人。
  
  在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各市级医院普遍建立了内部费用、药品使用情况的监控预警制度,完善了贵重药品、一次性材料和大型检查的使用指征。仁济医院制定实施了抗生素类药物的分级使用细则,每月抽查考核用药处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已经开展的单纯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单纯性阑尾炎三个单病种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病种范围,推行增殖体肥大等手术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建立标准化诊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检验检查和用药。
  
  为有效分流病人,促进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各市级医院积极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合作。到目前为止,瑞金、市一、华东、新华、市六、龙华、第三人民医院(原宝钢医院)和岳阳等8家市级医院与周边区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将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治疗方案确定的病人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派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查房,开展业务培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