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涉农企业集团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光明、百联、良友、水产等涉农企业集团去年以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围绕做强做好主业,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集团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主要做法:
攻坚克难,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各涉农板块。光明食品集团抓住市场机遇加快规模扩张,糖业资源并购实现重大突破,食糖销量比上年增长33%;光明乳业通过产品的研发创新、渠道质量的提升以及常温产品的快速发展,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1%。百联集团推进“农超对接”,积极组织崇明、奉贤等地特色农副产品展,并在山东、江西、福建等地建立家禽、果蔬、生鲜食品直采基地,加大源头采购,缩短流通环节,降低产品成本。良友集团调整销售架构,完善销售网络。全年销售各类营养油2.5万吨,同比增长7.03%;高档大米8480吨,同比增长23.66%。
积极布局,着眼长远,优化配置资源。一是有序拓展国内市场。百联集团按照整体布局战略,发挥零售业态比较齐备的优势,稳妥地实施全国拓展,加强对无锡、南京、杭州等地区大型综合项目的洽谈、跟踪,重大项目轮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光明食品集团收购了云南英茂糖业,与西双版纳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推进与新疆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的农产品购销合作,进一步扩大了集团的资源基地。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良友集团加快外高桥粮油项目建设,稳定本市粮油供应,目前粮食储备库及码头设施项目投入试运营,已靠泊外轮10艘,接卸粮油40万吨,输运粮油30万吨;光明食品集团西郊国际农产品蔬菜交易中心项目已落成,丰富了市民餐桌。三是推进资产重组整合。2009年各涉农企业加大资产整合力度,充分利用政策和多方融资渠道,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业。百联集团完成了联华、华联资产重组,理顺了资产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光明食品集团采取多种措施,基本实现将企业管理层级收缩到四级以内的年度目标。
开拓进取,掌握关键,提升竞争力。科技创新方面,光明食品集团通过高产创建、集成创新等科技兴农项目,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高效、生态水平;良友集团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集团主业产品结构调整方案;水产集团参与我国大陆自行设计的两艘大型金枪鱼围网首制船研究工作,并被列为国家863项目。品牌建设方面,光明食品集团借助上海旅游节、机场窗口、世博会志愿者等平台以及新闻媒介大力宣传推广集团母品牌,进一步提升了集团整体形象;良友集团完成“乐惠”、“海狮”上海市著名商标和“乐惠”、“海狮”、“福新”上海名牌产品的复评,以及“友益”上海市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海狮”商标获得中华商标协会颁发的“最具竞争力农产品商标”称号,增强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生命力。生产管理方面,光明食品集团初步建成“光明食品集团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同时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制定应急预案,采取严格措施保障集团相关产业平稳发展;良友集团把定额管理、节能减排与班组建设工作有效结合,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有效控制生产成本。